随着市场突破3500点并再次站上3600点整数关口,投资信心得到了极大提振,看多牛市的声音也越来越多。从一季度的人形机器人概念,到二季度的创新药、英伟达产业链等,再到本周的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板块、海南自贸港板块,各板块轮番上涨,推动两市日成交量再次回到1.5万亿以上。上证指数也突破3600点,创下年内新高。历史上真正有效突破并稳住3500点之上的情况仅有三次,而每次站稳之后都开启了新一轮牛市行情,此次或许也不例外。
自去年9月24日重磅政策出台以来,市场先是经历了一波快速上升,随后进入宽幅震荡阶段。近期,市场有效突破了箱体震荡的上沿,逐步形成了上行趋势,投资者对后市的信心进一步增强。
从多个方面分析当前市场情况,近期市场的回升主要源于资金面的变化。在美元指数持续回落的背景下,人民币在2023年上半年相对于美元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升值,人民币资产的估值也随之提升。与此同时,被教科书视为无风险收益的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至4.8%,这表明美债已不再是投资者眼中的避险资产,而是具有一定风险的资产,从而吸引了更多资金流入A股和港股等更具吸引力的市场,重新进行资产配置。过去几年,人民币资产曾因股市回落而投资吸引力下降,但如今外资流入A股和港股的迹象明显,上半年流入量达到101亿美元。此外,南下资金对港股市场的上升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正面临着居民储蓄大转移的趋势。过去几年,优质资产荒是一个突出矛盾,市场上很难找到收益率较高的产品,一年期存款利率更是降至1%以下。相比之下,部分优质股票的分红率、现金分红率都超过了3%,甚至超过了部分银行理财的收益,这吸引了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转移。居民对适度高回报的权益资产配置需求继续提升,A股市场的赚钱效应在今年也出现了明显上升,资金面进入了正循环。从成本曲线来看,当前市场资金多数处于盈利状态,具备了较好的赚钱效应。机构投资者加仓银行等大盘蓝筹股也推动了指数向上突破,而险资等机构投资者当前配置A股的仓位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这也为后续市场进一步上升带来了机会。
当市场逐步形成赚钱牛市走势时,对于投资者来说,要保持耐心,等待牛市的到来,耐心抓住机会,深入进行基本面研究,配置好行业、好公司、好基金来获得好的回报,而不是追涨杀跌、频繁交易。情绪驱动带来的频繁交易往往是很多投资者难以获得长期盈利的根源。在市场波动时,要坚守价值投资理念,不要过度关注短期市场波动,而是要关注长期行业赛道的机会。许多投资者在投资时容易受羊群效应影响,追逐热点、追涨杀跌,把股票当作纯交易工具而出现亏损。其实,投资有时需要逆向思维,一些调整到位的优质股票可能更具备布局价值。
过去几年,部分投资者受到锚定效应的影响较大。在投资中,很多人把所持股票的最高点价格以及买入成本作为两个锚点。虽然很多公司的下行趋势已经确立,但由于这两个锚点的存在,很多投资者不会理性地调整换股,而是继续持有趋势向下的股票或行业已恶化的股票,最终出现深度被套。一旦深度被套,就会非常被动,很容易错过一轮行情。
从当前经济转型的角度来看,消费、金融、科技都是经济转型受益的方向,今年这些板块都出现了轮番表现。不过,消费方面,今年主要是炒作新消费,传统消费表现较为低迷,但业绩优良、分红率较高的品牌消费品仍然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在股价出现较大下跌之后,反而成为资金中长期布局的重要方向。
坚持价值投资,抓住市场大的趋势性机会是比较好的投资策略,而追涨杀跌、频繁交易则是很多投资者亏损的根源。建议大家坚定信心,保持耐心,在这轮行情逐步确立的情况下,抓住机会实现财富增长,增加个人的财产性收入。大部分人的收入主要依靠工资性收入,而资产越高的投资者往往越依靠财产性收入,这是一个普遍规律。因此,增加对优质权益资产的配置比例,抓住这轮行情的机会,提升财产性收入是比较好的策略。
巴菲特曾幽默地说:“如果你到现在还没找到睡觉都可以赚钱的办法,那么你不得不工作到死。”这句话非常有道理。这也需要大家不断提高认知,学习宏观分析、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的方法,学习价值投资理念,做一名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在市场的波动中抓住机会。价值投资是取得长期投资胜利的法宝,这也是巴菲特反复强调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