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记者从禅城城管了解到,7月23日,园林工人在亚洲艺术公园的小湖里投放了200条专吃蚊虫幼崽的“鱼宝宝”,7月24日,在亚艺公园再度投放 4000条 “灭蚊鱼”,在中山公园同步投放 1000条 “灭蚊鱼”,旨在降低蚊虫繁殖率,通过生物防治方式有效降低蚊虫孳生密度,从源头切断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链条。
据介绍,采用投放鱼苗灭蚊的生态防控手段,既能减少化学药剂使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又能构建长效防控机制。
截至7月24日18时30分,佛山已累计公开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3645例,均为轻症病例。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症状以发热、关节剧痛和皮疹为特征。名称源自非洲土语,意为“弯脊之痛”,形容患者因关节剧痛弯腰蜷缩的姿态。
禅城区作为佛山中心城区,人口稠密。为斩断传染链条,近日,该区在上级统一部署下,开启了机关单位和党组织引领、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防蚊灭蚊“总动员”。
如,禅城城管聚焦中山公园、文华-亚艺公园、澜石公园、王借岗森林公园等重点城市绿地,全面开展消杀作业。
在佛山大型商圈创意产业园,物业团队每日多次带队对园区进行地毯式灭蚊消杀,查角落积水,及时清除绿化带、灌木丛的各种容器积水,将闲置的花盆倒扣,景观水池做排干处理,园区运营团队逐户提醒商户,发动大家打扫卫生死角,清理后厨积水。鼓励商户增加灭蚊灯、防虫纱网等物理灭蚊设施。
各级党组织也纷纷行动起来,下沉一线支援村(社区)。7月24日,禅城区委书记严冰、区长盘石走进镇村带头开展防蚊灭蚊工作。
禅城区委副书记、区长盘石在一线参与防蚊消杀。
张槎街道组织辖区内重点园区、商圈、企业负责人召开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会议,同时发挥统筹枢纽作用,构建“村社联防联治”机制。23日,存院围社区与莲塘村率先建立协作,发扬“守望相助”的团结互助精神。
7月24日,南都记者在石湾镇街道泷景社区观察到,该社区在书记带领下,每天从上午七点半奋战至晚上十点半,重点开展区域环境消杀,区域“黑点”联合整治,入户走访宣传等工作。
泷景社区书记招文锋入户排查宣讲。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郑俊彬
祖庙街道全域开展爱国卫生专项行动,按照“一村(居)一策、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发挥行业协会“两新”组织党组织力量。如佛山市美容美发行业协会党支部向全体会员单位及行业同仁倡议,提醒顾客可使用自带的驱蚊产品(特别是暴露部位),或由机构提供合规的驱蚊用品。街道商圈妇联组织、70人的青年志愿服务队等深入一线织密蚊媒防控网。
南庄镇龙津村则联合南庄镇智慧社会治理中心,创新启用“无人机+”智慧防控模式,针对楼顶积水、卫生黑点等伊蚊孳生高风险区域。
龙津村采用无人机开展空中巡查风险区域。图源:南方+
农村防蚊灭蚊方面,禅城设立新规。7月23日,禅城区农业农村局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蚊媒传染病孳生地防控工作的意见》。意见分别从村民与村集体两个方面明确职责,包括压实出租屋组防疫责任,强化闲置地块环境卫生整治和闲置农房卫生管理,加大村内公园、农村公厕、村道等保洁频次等。意见提出,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过程中,对拒不配合防控或房屋多次出现阳性积水的,可通过村规民约规定对相关村民(成员)作出通报批评、暂停其二次医疗报销、老人金发放等福利等处理。
当前,禅城区向社会各界发出倡议书,号召全区党员干部、企业、个体商户等行动起来,号召全体市民重视起来,共同防蚊灭蚊,维护健康。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孙振凌 图片来源:禅宣、禅城城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