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尔滨市通河县公安局辖区,两座警务站犹如24小时营业的“平安便利店”,警灯是它最醒目的招牌。无论晨光微熹还是夜色深沉,它们静静等候,随时准备为街坊邻里“补货”安全与放心。
巡逻防控:街巷里的“安全上架”
他们的脚步是街巷最踏实的节拍。重点时段、重点区域,警力精准投放,见警灯、见警察、见警车是常态。那身制服,就是行走的“安心标签”。“哟,王警官,这么早又巡上啦?”晨练的李大爷熟稔地打着招呼。“早啊李伯!多走走,大家心里踏实,小偷小摸也不敢惦记咱这片儿啊!”民警小王笑着回应,脚步未停。流动的警力,织就了社区最密实的防护网。
暖心救助:困境中的“温情补给”
警务站也是风雨中的避风港。走失的孩子、突发疾病的老人、急需帮助的群众,总能在这里找到第一时间的援手。一次,一位5岁的小男孩在街角哭泣,被巡逻警员带回警务站。民警们化身“临时爸妈”,一边安抚,一边火速查找。当焦急的母亲冲进警务站,孩子破涕为笑扑进她怀里:“妈妈!警察叔叔给我糖,还帮我找你呢!”母亲紧紧抱着孩子,哽咽着连声道谢:“真是…真是谢谢你们了!”这份“雪中送炭”的温情,让冰冷的警务站有了家的暖意。
普法宣传:身边的“法律小课堂”
防范知识如何入脑入心?警务站把普法玩出了新花样。反诈小贴士、安全顺口溜、情景模拟演练,让法律知识变得触手可及。隔壁奶茶店张老板常来“串门”咨询:“警官,最近总接到奇怪的订货电话,让先打款,这靠谱吗?”民警小陈递上一杯写着反诈标语的“特制奶茶”:“张老板,记住喽,不见面、不核实,让先打款的,十有八九是坑!遇事先打咱站里电话问问,保准比‘买一赠一’还划算!”轻松对话间,安全防范的种子悄然播下。
警务站不大,却承载着沉甸甸的平安承诺。它如同街角最醒目的“平安货架”,上面摆满的是看得见的安全感、触得到的暖意、用得上的法律锦囊——而那盏日夜点亮的警灯,正是这“平安便利店”最醒目的招牌与价签。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