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 薇
图片说明:台湾政治评论员赖岳谦
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抛出所谓“团结十讲”后,遭到岛内舆论的猛烈批评。台湾知名政治评论员赖岳谦近日接受《环球时报》专访时表示,赖清德把不支持“台独”的人视为“杂质”,但“台独”才是台湾真正的“杂质”。
赖清德歪曲历史,暴露无知
环球时报:赖清德抛出“团结十讲”中的四讲后,岛内似乎在进行挑错比赛。您发现了哪些错误?
赖岳谦:首先他讲到台湾人有反抗侵略的传统,指的是清朝末期甲午战争后把台湾割让给日本,台湾人站起来反对侵略。赖清德想说,“将来大陆统一的时候,台湾人也会抵抗”。这完全在胡说八道,其实大家都知道,台湾人开始对抗外来族群的时候,对抗的就是日本人。1945年台湾光复、国民政府来接收台湾的时候,台湾人没有抵抗。日本是外来民族,而大陆和台湾同文同种,这从根本上是不一样的。
赖清德以他的历史观,说什么“台湾人基本上是南岛语族”,认为台湾是南岛语族的发源地。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菲律宾人承认他们的祖先源自台湾,也没有看到马来西亚或关岛或夏威夷的人认为他们的祖先来自于台湾。这些都是他自己编的。大家都知道台湾人最早其实是从大陆移民过来的。几十万年前,台湾和大陆板块连在一起,这才是可靠的历史。
另一方面,即使赖清德一直在强调“台湾最早的原住民是南岛语族”,但南岛语族也就是台湾少数民族,占台湾地区人口比例不过2.6%,96%以上都不属于南岛语族。也就是说,台湾民众的主体是汉人,是中华民族,连赖清德本身都不是南岛语族。
赖清德还谈到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并一直在引用美国国务院的说法,但问题在于到今天为止,美国唯一承认的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国到目前为止也还是主张“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在这部分,赖清德是没办法自圆其说的。你只要问他一个问题,就是美国现在承认的是哪一个?当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跟大陆同属于一个中国”,我想基本上来讲是没有什么争议性的,只是个别政客在操弄。
因此,赖清德的“第一讲”一出来,就被当成笑话。他基本上不懂历史,又爱讲历史、歪曲历史,暴露出他的无知。
环球时报:“团结十讲”如此歪曲历史的目的是什么,对台湾民众尤其是青年的历史观会造成怎样的误导?
赖岳谦:这种误导在赖清德的身上就很明显,为什么这么说呢?他的“第一讲”中讲的所谓历史就是二三十年前“台独”分子所制造出来的那套论述。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也看过,但这套论述在当时,台湾绝大部分的中国人是完全不相信的。其在台湾的影响不到13%,但是受到影响的人里面就包括赖清德跟“台独”的这些人,现在的情况是,赖清德用政治资源把这套“台独”论述变成教科书的内容,那这影响就大了,会制造一堆赖清德这样的人。
环球时报:台湾舆论嘲讽说,赖清德的幕僚没有发现历史和事实错误,也是被“去中国化”害的。您如何理解这样的评论?
赖岳谦:这种评论其实似是而非,赖清德本人跟他的幕僚以及文胆,基本上都是没有什么学问的人,专业程度也不高。这和他们被“台独”误导是另外一件事,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同质性很强的一类人,在读书期间搞不清楚中国史,却相信少数“台独”分子所炮制出来的那一套讲不通的歪理,你就可以知道他们的智商能有多高。因为当时绝大部分正常的台湾人都不相信“台独”所主张的那一套。这一群少数人,就是我们看到的民进党内主张“台独”的这些人,他们本身就是智能不足的。
“仇恨十讲”,就是在台湾制造对立
环球时报:“杂质说”在岛内还在发酵。您认为赖清德口中的“杂质”指的是哪些人?您在他眼中算“杂质”吗?
赖岳谦:他所说的“杂质”就是不支持“台独”、不认同“台独”的人。在他眼中,当然认为我是“杂质”。对于“杂质”,赖清德当然会想办法“查水表”,审查你的言论。一旦民进党在立法机构占有多数席位的时候,就会通过一堆“法案和法律”,用司法工具破坏你。他们也可以通过很多政治力,比如我原本的工作好好的,他们就通过很多政治力把我的工作拿掉。我本身就是一个例子。
但是我眼中,当然认为他才是“杂质”。因为台湾人中主张“独立”的不过两成多,绝大部分近八成都不主张“独立”,所以“主张独立的才是杂质”。
环球时报:赖清德“第五讲”因台风取消后,有分析认为,台风只是借口。您觉得是什么原因?
赖岳谦:最主要的原因是“团结十讲”引发很大争议,连《纽约时报》都批评了,欧洲的媒体也都在批评,认为赖清德越讲,台湾越不团结,分歧矛盾越严重,彼此之间的斗争越来越激烈。民进党的民意支持度也越来越低,再加上他们推动的大罢免支持度越来越低,反罢免的支持度越来越高,民进党内也出现了很多反对声音,开始要赖清德把嘴巴闭起来。
不过之后的“六讲”,我觉得赖清德还是一定会讲,只是会把稿子抽掉重写。
环球时报:不少人把“团结十讲”称为“乱台十讲”。您会用哪个词定义呢?
赖岳谦:“仇恨十讲”吧,因为它就是在台湾制造仇恨、制造对立、制造矛盾。赖清德想利用这股仇恨把他眼中的所谓“杂质”都去除掉。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搞大罢免的人站在街头,当遇到民众说“你们不应该这样子,你们影响到我们”的时候,他们就对民众咆哮、怒语、谩骂,甚至威胁。这是在制造仇恨,企图用仇恨把反对的声音压下来。
岛内民众骂民进党“吃饱没事干”
环球时报:今年3月,赖清德当局把大陆定位为“境外敌对势力”。您认为这对两岸关系最大的危害是什么?
赖岳谦:两岸关系越来越紧张了。赖清德掌握台湾的军队、警察、司法以及行政权力,一旦他宣布“独立”,两岸一定爆发军事冲突。因为他把大陆视为“境外敌对势力”,大陆怎么可能不把“台独”视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必须要用武力清除的对象?而两岸出现冲突,不是我们广大台湾民众想要看到的。
环球时报:如果用一两个词来概括上半年的两岸关系,您会用什么词呢?
赖岳谦:越来越糟。
我觉得大陆对台湾一直有诚意,而且很有耐心。只要我们到大陆去,大陆同胞都是张开双臂欢迎,热诚地接待。大陆对于台湾的民众也好,企业也好,或者愿意到大陆参观旅游、教学、读书、生活的人,都是尽心尽力在安排、在接待。但是台湾这边的民进党对于大陆年轻的学生、商人、学者,更不用讲对大陆的官员,不仅毫无善意,而且充满敌意。
环球时报:7月26日就要进行“立委”大罢免投票。这次大罢免的结果,对台湾来说意味着什么?
赖岳谦:如果民进党惨败的话,我觉得对于台湾是一件大好的事,对于赖清德的政治地位会有很大的冲击,也会影响到明年的县市长选举以及2028年赖清德连任。大家都知道,大罢免是赖清德推动的,一旦惨败,他基本上要负起完全的责任。所以,我觉得最主要的就是怎么样让民进党惨败。
环球时报:台湾民众对大罢免是什么态度?
赖岳谦:目前反对罢免的声音越来越大,主张罢免的人在台湾比较弱势,越来越多的人讨厌他们。我亲眼看到有民众对他们说,“你们吃饱没事干”,还有民众骂他们“民进党就是输不起,输了就耍赖,这样做太不要脸”,用各种各样的方式骂他们、讽刺他们。
但问题关键在于7月26日这天,反对大罢免的人愿不愿意走出去投下那一票。这点很重要,需要热情,也需要有危机意识。也就是说,要这么多的人在这个礼拜六,愿意走出家门去投票反对。反对大罢免不能只是内心反对,要用行动来表示,这样才能够打败民进党,还台湾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