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每日经济新闻援引俄新社报道,前段时间,莫斯科凌晨遭大规模无人机袭击,多地传出爆炸声。
当地时间凌晨 3 时许,莫斯科上空突然出现密集的无人机群。目击者称,这些无人机分成多个梯队,从不同方向扑向市区关键设施。克里姆林宫附近的防空警报骤然响起,紧接着是此起彼伏的拦截爆炸声。但升空的防空导弹似乎没能完全锁定目标,多架无人机突破防线,在市中心区域引发连环爆炸。
泽连斯基(资料图)
从现场传回的画面看,多栋政府办公楼外立面受损严重,玻璃碎片散落一地,街道上挤满了惊慌失措的市民。应急部门的车辆呼啸而过,医护人员正在紧急转运伤员。莫斯科地铁宣布部分站点临时关闭,地面交通陷入瘫痪,整个城市笼罩在紧张的氛围中。
此次袭击的无人机数量创下纪录,达到百架规模。军事专家分析,如此大规模的无人机协同作战,需要精准的导航和指挥系统支持。这些无人机体积较小,飞行高度低,雷达探测难度大,很容易避开传统防空火力网。从袭击的时间和路线选择来看,策划者显然对莫斯科的防空部署有深入了解。
俄罗斯的防空体系一直被视为全球顶尖水平,尤其是在首都圈部署了 S-400、“铠甲 - S1” 等先进防空系统,形成多层防御网。但这次百架无人机突袭,却让这套系统的漏洞暴露无遗。有数据显示,当天拦截成功率不足 40%,大量无人机突破防线造成实质破坏。这一结果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也让外界对俄罗斯防空能力的评估产生动摇。
袭击发生后,俄罗斯国防部迅速发表声明,称已挫败部分无人机袭击,并将残余无人机驱离市区。但声明中并未提及具体的拦截细节和损失情况,这种模糊的表述引发了外界的诸多猜测。有消息称,部分防空部队在袭击初期出现指挥混乱,各作战单元之间协同不畅,导致拦截行动效率低下。
泽连斯基(资料图)
乌克兰方面对此次袭击的态度耐人寻味。泽连斯基在公开讲话中没有直接承认与袭击有关,但强调乌克兰有权利对俄罗斯境内的军事目标进行打击,以回应俄军对乌基础设施的轰炸。这番表态被解读为一种间接的承认,也显示出乌克兰在对俄军事行动上的态度越来越强硬。
回顾过去的冲突,乌克兰对俄罗斯本土的袭击多以小规模、试探性为主。但这次百架无人机突袭莫斯科,规模和强度都大幅升级,标志着乌克兰的战术发生了明显转变。他们不再局限于防御,而是主动出击,将战场延伸到俄罗斯腹地,试图通过打击首都的重要设施来动摇俄方的军心和民心。
普京政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作为俄罗斯的核心区域,莫斯科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此次袭击暴露出的防空漏洞,可能会引发民众对政府安保能力的质疑。如何加强首都的防御,回应民众的担忧,将是普京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国际社会对此次事件反应强烈。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双方保持克制,避免冲突进一步升级。美国和欧盟则表态称,将继续关注局势发展,并根据情况调整对乌援助政策。但从实际行动来看,西方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并未减少,这也让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更加紧张。
泽连斯基(资料图)
这次百架无人机突袭莫斯科,不仅是一次军事行动,更是对俄罗斯国家尊严的挑战。它打破了莫斯科固若金汤的神话,也让普京意识到,泽连斯基领导下的乌克兰已经具备了对俄本土进行大规模打击的能力。未来,俄罗斯可能会采取更严厉的报复措施,而乌克兰也可能继续加大对俄境内目标的袭击力度,这场冲突的走向变得更加难以预测。
目前,莫斯科的局势逐渐趋于稳定,但袭击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发酵。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现代战争的形态,无人机在战场上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传统的防空体系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应对无人机威胁,成为各国军事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俄罗斯和乌克兰来说,这场冲突的升级意味着更多的伤亡和破坏,尽快回到谈判桌前,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分歧,才是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