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青春有底色,那一定是那一抹藏蓝,而我的藏蓝故事,从2023年6月开始。
报到当天,怀着对公安工作的无限憧憬,我迈进了哈尔滨市公安局道外分局永源派出所的大门。作为一名非科班出身的新人,一切都让我感到很新奇。一位民警正劝慰一对年轻夫妻:“日子总要向前看,别为琐事伤了感情,小两口把日子过好比啥都强。”初入警营的我不禁疑惑:警察怎么还和群众唠起了家常?没想到,这位有着25年工作经验的民警徐静超,后来成为了我的师傅。
师傅常说:“公安工作不全是轰轰烈烈的大案要案,基层工作更多时候面对的是群众的家长里短,守护的是平常百姓的万家灯火”。直到一次出警,我才真正理解了这句话。“徐警官,我家孩子今年14岁,今天早上因为琐事跟我吵了一架,就自己坐出租车走了,到现在都没回来,也没有消息,这都过去好几个小时了,我十分担心她的安危,求您帮忙找找。”师傅一边安抚她,一边仔细询问其孩子的身高、体重、穿着等细节。随后,他带我直奔孩子上车地点,调取街边监控视频,顺着行走轨迹和上车地点一路追踪,终于寻回了离家出走的女孩。看着家长红着眼眶连连道谢,我第一次真切体会到什么是万家灯火后的忠诚守护。
“师者匠心,止于至善;师者如光,微以致远。”师傅对待工作严肃认真的态度,专业高效的处置方式,早已潜移默化融入了我的日常:从辖区安全检查、反诈宣传,到入户走访、矛盾化解,面对复杂的社区情况与重点人员管理等工作,从不知道如何开口,到如今也能像师傅一样和他们侃侃而谈,既推进了工作,又拉近了警民距离。
现在,我和师傅半师半友半知己,但我始终将自己比作一只空杯子,时刻准备接纳师傅的每一滴智慧之水。无论是精湛的业务能力,还是与人沟通的艺术,我都将虚心求教,认真倾听,用心体会。我相信,唯有保持这种空杯心态,才能在从警路上不断成长,真正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