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日报报道,原定四天的磋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只撑了一天半就草草收场。会场外的记者们还没来得及整理好录音笔,双方代表团就已经各自发布了简短声明。有意思的是,美方的表态里藏着不少火药味,而中方那句看似平淡的回应,细品之下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底气。
特朗普(资料图)
一、戛然而止的谈判桌
说起来这次谈判也算是一波三折。毕竟是继伦敦、日内瓦之后的第三轮对话,大家本来都盼着能把那24%的对等关税和中方反制措施顺理成章地延期。可谁能想到,美方一坐下来就不按常理出牌,硬生生把一堆跟经贸八竿子打不着的议题摆上台面。中方代表会后只强调了一句"双方共识是推动关税休战如期展期",连提都没提新协议的事儿。这态度已经很明显了——谈得不太顺利。
更让人咋舌的是美方开出的条件。说是谈判,倒不如说更像一份最后通牒:要么中国停止对俄"潜在军用"产品出口、不准买俄罗斯石油,要么就等着100%-500%的"二级制裁"关税。顺带还要求中方多买几千亿美元美国货,全面零关税还得开放核心产业投资。把地缘政治那套搬进经贸谈判,这操作确实够大胆。
二、关税大棒背后的算计
美方这手极限施压,其实藏着好几层心思。先说说地缘那部分。逼着中国不买俄石油,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想掐断俄罗斯的经济命脉,好配合他们在另一个战场的布局。就像他们自己人说的,"任何购买受制裁俄石油的国家都需承担后果",这分明是想让中国在大国博弈里选边站。
经济上的小算盘也打得噼啪响。之前欧盟刚答应三年买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日本也开放了汽车市场还接了15%的关税,估计是想让中国也照着这个模板来。毕竟美国现在国内经济压力不小,能多开拓点市场总是好的。
说起来,36万亿美元的联邦债务可不是个小数目。用关税来快速增加点财政收入,顺便转移下国内通胀的注意力,这招他们以前也不是没使过。其实这套"安全保护+经济勒索"的组合拳,之前对欧盟和日本就用过。一边逼着北约国家把国防开支提到GDP的5%,一边又拿关税说事儿要人家多买东西。只是这次想用到中国身上,怕是有点低估咱们的底气了。
三、中方的回应藏着硬骨头
面对这么多苛刻条件,中方的态度倒是挺明确。"坚决反对任何非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关税战没有赢家",这话听着平和,分量可不轻。商务部那边也放出话来,"对等关税如期展期",还特意提了句"中方反制措施将同步启动"。这意思就很清楚了:现有框架可以延续,但你要是敢升级关税,咱们的反制马上就到。
说起来中方的反制手段也早就备着了。真要是到了那一步,美农产品、高端芯片、军工原材料这些,估计都会被列入清单,力度肯定跟美方对等。之前暂停的那些涉军工供应链企业的反垄断调查,说白了就是留着的后手。
长远来看,咱们也早有布局。今年上半年跟"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额就涨了12%,对美市场的依赖早就没那么大了。更别说稀土这张牌,全球60%的加工产能都在咱们这儿,这对美国半导体产业来说,可是实实在在的牵制。谈判的时候,中方也没跟着美方的节奏走,硬是把那些第三方议题挡在了门外。毕竟经贸谈判就该谈关税和市场准入,凭什么要为别人的地缘政策买单?这种"谈有诚意、打有准备"的态度,才是真正的大国风范。
美国财政部长(资料图)
四、这场博弈里的门道
其实美国这招极限施压,在国际上已经有点行不通了。欧盟和日本虽然签了协议,可内部反对声浪不小。日本民众都把那协议比作"新广场协议",欧盟企业也在担心15%的关税会削弱竞争力。这么看来,美国想拉着盟友一起对华施压,怕是没那么容易。有些人可能没搞明白,中国跟欧盟、日本不一样。在军事、能源、粮食这些关键领域,咱们都是有完整主权的,根本不需要为了所谓的"安全保护"去做经济让步。就像去年,中美贸易额降了8%,可咱们跟东盟、中东的贸易却涨了15%,这韧性可不是随便能比的。
回头看看历史就知道,关税战从来都是双输的局面。上世纪30年代美国搞的那个"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把两万种商品的关税提到59.1%,结果呢?全球贸易额跌了65%,美国自己的GDP也降了26.5%。现在他们要是真敢启动500%的关税,最后买单的还不是美国的消费者和企业,到时候国内通胀怕是更压不住了。
五、接下来可能的走向
眼下最关键的就是8月12日那个休战协议。虽然说好了展期90天,可美方非要加上"总统最终决定权"这么个模糊的说法,这就给后面的谈判埋下了隐患。真要是到了撕破脸的地步,那就是关税对攻的局面了。不过从中方最近的动作来看,还是留了余地的。暂停杜邦的反垄断调查,既释放了点善意,又握着随时能打的牌。这种"有限冲突+无限周旋"的策略,其实就是想让美方明白,升级关税的代价他们未必付得起。
说到底,这场博弈的核心还是全球经贸规则的话语权。美国想维持原来那套霸权规则,而中国更倾向于"共商共建共享"的新秩序。等到关税大棒不管用了,极限施压也失灵了,他们总会明白,只有平等对话、互利共赢,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美国财政部长(资料图)
说到底,中美这谈判桌上的较量,不只是贸易那么简单,更是两种发展模式、两种国际秩序观的碰撞。美方总觉得靠着实力就能压服别人,却忘了中国早就不是那个可以随便拿捏的国家了。
中方那句"对等反制如期展期",既是维护自身主权的坚定表态,也给世界提了个醒:21世纪了,还想靠恃强凌弱那套混日子,肯定是行不通了。唯有平等对话、互利共赢,才能让大家都有好日子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