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无棣共青团)

洪涝灾害后健康防护提示

接连强降雨容易引发洪水、城市内涝、泥石流等灾害。被污染的水源、变质的食物以及滋生的病菌,会悄然成为威胁健康的“隐形杀手”。

洪涝灾害后健康防护提示

洪涝灾害后健康防护提示

饮水安全提示

洪涝灾害后健康防护提示

1.不喝生水,尽量喝煮沸的水、瓶装水、净化设备现场制备或送来的桶装水。

2.不喝来源不明或被污染的水,不用来源不明或被污染的水漱口、洗菜等。

3.缸、桶、盆等盛水器具要经常消毒,消毒后用干净的水冲洗。

4.自觉保护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其周围环境,及时清除水源地周边及上游的污泥、垃圾、动物粪便、动物死尸等污染源,尤其要做好厕所等部位的清洁卫生。

5.在指定地点堆放生活垃圾,倾倒生活污水,不随地大小便,不随意丢弃垃圾,及时清理居室周边的雨水、垃圾。

洪涝灾害后健康防护提示

食品安全提示

洪涝灾害后健康防护提示

1.不食用被洪水或雨水浸泡的预包装加工食品。

2.不随意捡拾洪灾水域漂浮物,或洪水冲刷地面后留下的动物尸体或野生植物,包括野菜和野果等。

3.饭前便后、接触过洪水后要洗手。切配的刀、板和盛装熟食的容器,在使用前要清洗干净,并用滚开的水或蒸煮等方式消毒杀菌。

4.汛期高温、高湿,尽量不要一次采购和储存大量食材,避免长时间储存造成食物腐烂变质。

5.食物要烧熟煮透,生熟分开存放,少吃冷荤类菜肴,不吃生的动物性食品。洪涝期间,食物不易保存,要按需加工食物。

环境卫生提示

洪涝灾害后健康防护提示

1.雨水洪水退去后,应尽快清理居住环境中的淤泥、垃圾和杂物,将其集中堆放,避免垃圾污染环境和水源。

2.对被雨水洪水浸泡过的房屋、地面、墙壁、家具等,可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含量500mg/L)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消毒时,应严格按照消毒剂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确保消毒效果。

3.尽量保持居住环境的干燥通风,衣物、被褥等要及时清洗晾晒。

传染病预防提示

1.预防肠道传染病

洪涝灾害后健康防护提示

不喝生水;不用污水洗漱;食物要煮熟煮透;餐具须清洁并消毒后使用,进食前要洗手;不吃腐烂变质、被雨水洪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和水产品;熟食要有防蝇设备。

2.预防皮肤病

洪涝灾害后健康防护提示

避免手脚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下水劳动时,应每隔1-2小时出水休息一次,并立即认真清洗体表皮肤;若有伤口应立即脱离接触污水的工作,抓紧处理伤口。

3.预防自然疫源性疾病

改善环境卫生,清除蚊蝇孳生地;做好防蚊措施,在居所内安装防蚊虫设施,野外活动人员应穿长袖衣裤,裸露部位喷涂驱避剂等;注意防鼠,防止鼠类进入室内,清扫鼠类尿、粪污染时要适当防护;下水作业时戴手套、穿雨鞋,避免直接接触污水。

4.预防呼吸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