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市民通过“新民帮侬忙”微信公众号向新民晚报夏令热线反映,小区内房屋屡遭疯狂“魔改”,群租乱象丛生。为此,新民晚报夏令热线记者前往多个小区实地调查。
触目惊心
不忍直视
家住浦东新区东方路海富花园的多位业主告诉新民晚报夏令热线记者,小区2号楼24D座的一套复式住宅被改造为“群租房”:原本的两层楼房竟被隔出14个房间,“最高峰”时房子内硬是挤进了数十人。
隔出多间房
新民晚报夏令热线记者来到现场,眼前的景象触目惊心:原本宽敞的两层空间被分隔成一个个狭小的“隔间”,每个房间里都塞进一张高低床;屋里私接的电线如蛛网般缠绕在床架边缘,一个插线板上同时连接着电风扇、充电器和电水壶。不足十平方米的空间里,两名年轻男子正就着泡面刷手机,地下堆满了矿泉水瓶,让人几乎没有下脚之处。
房间内放入高低床
沿着扶梯上楼,整个环境更是“不忍直视”:走廊上垃圾遍地,公共区域脏乱不堪。多位居民讲,大晚上的陌生面孔依旧进进出出,还有些男子不穿上衣在楼道和电梯内随意走动。
这样的乱象已经存在很多年了。阿拉反反复复向物业和相关部门投诉,但问题一直都没得到解决。
房屋内脏乱不堪
在新民晚报夏令热线记者联系后,物业经理随即赶来。对方称,此前已多次接到投诉,物业方面虽积极处理,但群租顽疾一次次“卷土重来”。据其透露,房东将该房屋“整租”给中介后,中介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擅自将房子改为群租房,不断介绍新租客入住,短短两三个月时间,房屋就已人满为患,也给小区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目前,物业已提请属地城管部门介入处置。塘桥街道综合执法队则向新民晚报夏令热线记者表示,经过现场查看,认定违法事实,将于近日整治。
昼伏夜出
躲避执法
杨浦区控江四村49 号楼的居民也是备受群租乱象困扰,2楼一间“一室户”的狭小空间竟然住了6个人。
一旦发生火灾等意外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控江四村49号楼
新民晚报夏令热线记者来到该“群租屋”,只见大门紧闭。
租客昼伏夜出,吃闭门羹是常态。他们很狡猾的,执法部门很难抓住现行!
2楼住户大门紧闭
据进入到房间内的居民们讲述,房屋里三张高低床呈“回字形”排列,床架间拉满晾衣绳,快递盒堆叠成小山。更让他们担忧的是,床头插线板缠绕着充电线,各类电器“挤”在一起。
属地居委会工作人员坦言,曾多次接到居民们的诉求,无奈对方“躲猫猫”。
房东一直在外,我们找不到人,也无法入户。
小区物业相关负责人反馈,已向属地城管部门报备,将配合开展执法。
破坏结构
疯狂魔改
家住松江区泗泾镇横港路 49 弄祥和公寓小区的吴女士称,小区65 号楼501 室业主将房屋出租给中介后,中介擅自将客厅区域改为独立房间,阁楼也被改装成两个房间对外出租,原始的“三室一厅”布局摇身一变成了“六房一厅”。
怎么能这样乱改房子?不仅破坏了房屋结构,还严重影响阿拉的正常生活!
吴女士直言,中介的行为严重违反了房屋租赁的相关规定,更是损害了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破坏了小区原有的和谐氛围。
如果别人都有样学样,那小区要乱成什么样子?!
据了解,城管部门已对居民诉求介入调查。
群租乱象
何时能休
根据2023年修订的《上海市住房租赁条例》,“群租”是指“违反规定改变房屋空间结构分割出租、按床位出租、人均居住面积低于法定标准”的行为。
■ 一是“空间分割”:即将客厅、餐厅、阳台等非居住空间单独出租。
■ 二是“超额居住”:人均居住面积小于5平方米(有法定赡养和抚养义务关系除外) ;单间居住人数大于2人(成年直系亲属除外)。
■ 三是“功能混用”:比如将厨房、卫生间、阳台改为居住空间。
虽然法规已有明确,但在采访中,多位居民和属地物业、居委会工作人员指出,在现实操作过程中,“群租”面临违法成本低、进门取证难,房东租客不配合等问题,客观上给治理造成巨大阻碍。
群租不仅严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造成极大安全隐患,还暴露了租赁市场和物业管理等方面所存在的漏洞。居民们希望,相关各方能否狠抓源头,严惩违规房东和中介,彻底切断“利益链”;能否严管末端,要求物业必须严格履行日常巡查发现上报机制,严厉杜绝“灯下黑”等问题的出现。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中,通过形成长效管理的闭环,让居民拥有干净、有序、安全的生活环境。
对此,“新民帮侬忙”将继续关注。
帮侬忙工作室
策划 | 钱俊毅
文字 | 徐驰 李佳雯
摄影 | 徐驰 李佳雯
编辑 | 钱俊毅 姚储杰
编校 | 杨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