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市民朋友们:
夏季是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的高发期,且当前我市正值高温多雨时节,蚊虫繁殖活跃,疾病传播风险增大。为切实守护您和家人健康,维护社区健康环境,我们倡议全市市民“让防蚊灭蚊避蚊成为健康习惯,共筑健康家园”!
一、强化防蚊意识,营造健康环境
知晓蚊虫传播疾病的途径和危害,清楚常见蚊媒疾病的症状,如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向家人、邻居、同事普及防蚊知识,尤其提醒老人、儿童、孕妇提高防护意识。
发现社区、农贸市场、建筑工地等公共区域积水问题或需要专业帮助,及时向物业或相关部门反映,共同解决。
二、清除孳生地,源头控蚊患
建议每个家庭每5-7天开展一次卫生清理,范围覆盖庭院、阳台、天台、杂物间、楼道、厨房及卫生间等所有区域,确保无卫生盲区。及时清运生活垃圾,翻盆倒罐,防止隐蔽积水,保持环境干燥清洁,水生植物及时换水并清洗根部。
提倡社区、各单位每周划定专门时段,集中整治环境卫生,全面清理公共区域、单位室外环境的垃圾、杂物、建筑废弃物等,减少蚊虫栖息场所;回填或封闭各类基坑;清除或倒置各种闲置废弃的可积水容器;检查并清理屋顶排水沟、雨水井,确保通畅。
提倡市民朋友养成随手检查并清理室内小积水容器的习惯,如各种可存水的托盘、底座、接水容器,避免日常生活工作场所的积水滞留。
三、注意个人防护,避免蚊虫叮咬
居家时,争取安装纱窗、纱门,有效阻挡蚊虫,环保安全。居家有成蚊时,可使用杀虫气雾剂、蚊香(盘式蚊香、电热蚊香)等卫生杀虫剂、电蚊拍等灭蚊。
户外活动时,穿着浅色长袖衣裤,避免在清晨、傍晚等蚊虫活动高峰期前往树荫、草丛、水边等蚊虫密集区域。携带驱避剂,并按照说明使用。
四、做好健康监测,警惕症状早就医
外出游玩提前查阅目的国家或地区的健康通告和警示信息,了解哪些地区正在发生暴发疫情或存在较高的基孔肯雅热感染风险。在外住宿,尽可能选择有纱窗的住宿场所。
回宁后如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不要犹豫,马上到医院就诊,就诊时请主动告知医生旅居史。
知己知彼,科学防蚊
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主要通过伊蚊(如白纹伊蚊、埃及伊蚊)传播。它们具有醒目的黑白花纹且多在白天活动,易于辨识。
形态
白纹伊蚊背部有一道明显的白色纵纹,而埃及伊蚊背部有独特的“竖琴”状白色斑纹。
分布区域
白纹伊蚊在我国分布范围较广,而埃及伊蚊仅分布在南方局部地区。
活动时间
白纹伊蚊与人们的活动时间基本一致,日出前后和日落前是叮咬的高峰时段。埃及伊蚊除了在早晨和近黄昏时有叮咬高峰外,整个白天都会活跃地吸血。
蚊虫孳生在哪里?
很多粉丝好奇:为什么防蚊驱蚊的主阵地不在江河湖海,而在家或周围环境中?这是因为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喜欢生活在小型的比较洁净的水体中,比如:
1.居家积水容器:从家里的大水缸、荷花缸、水桶到水培玻璃缸,甚至小至有几滴水的瓶盖,任何室内外积水的容器都可能成为伊蚊幼虫的孳生场所。
2.公共外环境:在小区、单位和公园等外环境中,各类积水处(如容器、包装材料、废旧轮胎、植物孔洞、建筑物中可能积水的部位、下水道、工地积水等)都是伊蚊孳生的“幼儿园”。
在这些水体中,蚊卵需要1~2天时间孵化,幼虫在水中游泳、取食、成长,成熟的幼虫大概长5-6毫米,大概7天左右化蛹,静态的蚊蛹经过2天左右即可羽化。在夏季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幼虫一般经过10天可以羽化,变成成蚊后能进行叮咬。
如何科学预防和应对?
Part.01
下水管积水
处理方法:定期倒掉积水,最好通往下水道形成流水。
Part.02
花盆积水
处理方法:浇水后当天清理底托积水,托盘和盆底周围如有蚊虫卵黏附,需及时清洗,闲置时倒置。
Part.03
积水盆、坛、缸
处理方法:容器加盖或倒扣,无用积水及时清理。
Part.04
轮胎积水
处理方法: 有积水时,投放灭蚊幼药剂;也可将轮胎贴地部打孔;废旧轮胎用防雨布遮盖或存放于室内。
Part.05
景观水
处理方法: 投放灭蚊幼药剂,日常建议养鱼。
市民朋友们
清积水、驱蚊虫
家的安全防线在你我手中
让我们携手共进
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
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共同打造更健康、更宜居的美好南京!
来源: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命时报
发布:蒋若欣
审核:汪小磊
责编:岳超
健康南京微信工作室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