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掌握基层调解组织建设情况, 8月5日至6日,丰台区人民调解协会拟任会长常卫东带队,先后赴看丹、新村、玉泉营、花乡、右安门、西罗园、东高地、青塔8个街道的司法所及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深度调研。

各街道亮点纷呈

丰台区人民调解协会开展全域调解工作专项调研

看丹街道秉持“人民调解促和谐,排除纠纷促稳定”理念,在调解工作中,由司法所工作人员指导社区调解员按规范步骤、程序严谨开展案件调解。街道定期召开人民调解员专题培训会,联合花乡法庭拓展“法治空间站”功能,通过“互联网+视频”模式将“要素式调解”与社区治理有机结合,近期已启动全街道人民调解员专题培训工作。

丰台区人民调解协会开展全域调解工作专项调研

新村街道在强化人民调解与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方面成效显著。除配备专职人民调解员外,正积极组建以德高望重的退休人员为主力的社区志愿者辅助队伍,共同参与调解工作,打造独具特色的“微循环”调解模式。同时,街道着力挖掘、研究、保护辖区法治文化资源,筹备建设专属法治文化阵地,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开展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活动,让法治文化可见可感、生动鲜活。

丰台区人民调解协会开展全域调解工作专项调研

玉泉营街道坚守“群众利益无小事”理念,构建起矛盾纠纷一站式调解+ 法律服务体系,依法依规化解各类纠纷,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数据显示,去年街道指导各社区(村)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12个,培养调解员106人,全年成功调解案件202件,涉案金额近90万元,实现矛盾纠纷在基层、在萌芽状态有效化解。

丰台区人民调解协会开展全域调解工作专项调研

花乡街道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早发现、早解决”为原则,主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通过规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定期组织调解员法律知识与卷宗制作培训,提升调解专业水平。同时,在街道及社区(村)接访大厅张贴依法依规信访“路线图”和处理信访事项“导引图”,向居民发放《信访工作条例》宣传折页及相关材料,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街道还探索将人民调解、困难帮解、社会助解等多元模块融合,推动矛盾纠纷化解纳入法治化轨道,提升化解质效。

丰台区人民调解协会开展全域调解工作专项调研

右安门街道聚焦“暖民心、解民忧”,今年以来立足实际,紧盯居民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机制,探索为民办实事新路径,推动“为民办实事”工作走深走实。

丰台区人民调解协会开展全域调解工作专项调研

西罗园街道持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坚持全面治理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成立重点地区综合整治工作专班,推出“人民调解室”“居民议事厅”两大调解品牌,构建“一扇解忧门”服务体系,巧用“枫桥经验”化解居民矛盾。同时,街道依法依规做好信访工作,推动司法调解、公安警务及律师力量下沉基层,提供易触达、低成本、高效率的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引导居民以法治思维和路径解决问题,实现“小事不出楼门,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

丰台区人民调解协会开展全域调解工作专项调研

东高地街道积极化解基层矛盾,强化信访和多元调解机制落实,严格贯彻《信访工作条例》,畅通信访渠道,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做到真下访、真接访、真解决问题,将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在基层。同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优势,联合社区调解主任、“村居行”律师等力量开展调解工作,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营造和谐有序的社区氛围。

丰台区人民调解协会开展全域调解工作专项调研

青塔街道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有效促进街道依法行政水平的提升,建设“法治青塔”。

调研中,常卫东对各街道在基层调解组织建设方面的成效给予肯定,并提出七点建议:

一是各街镇司法所每月上报一个经典案例;

二是每年评选一名金牌调解员,纳入丰台区人民调解协会调解员人才库;

三是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各街镇定期汇报矛盾纠纷化解情况;

四是每季度召开调解员工作会议,加强沟通交流;

五是定期开展专项培训,提升调解员法律储备与专业技能;

六是研究统一制作人民调解员证,解决入户身份认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