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女司机亮证”警示:
必须守住“公权力不可私用”的底线
作者:胡云昌
证是真的,人是假的!
近日,广西防城港市通报“奔驰女司机亮证逼迫让路”的调查结果:奔驰车女司机侯某某非公职人员,冒用其丈夫黎某某执法证件,引发舆论哗然。一个没有执法权的女司机“狐假虎威”,进而产生了权力幻觉。
此事件警示:
特权思想需警惕!必须守住“公权力不可私用”的底线!
“奔驰女司机亮证”事件的内核是权力滥用与“特权潜意识”的具象化。涉事女司机虽非公职人员,但通过冒用执法证件试图以“伪权威”胁迫他人让路,暴露出对公权力的畸形认知及对规则的无视。从“我爸是李刚”的叫嚣到“给我找局长”的蛮横,类似的“狐假虎威”式的事件反复上演,实质是极少部分人认为掌握某种证件或身份,便拥有突破规则的豁免权。视频中那句“看清楚这是什么证”的呵斥,暴露出某些人对权力属性的根本误解——将证件赋予的公共职权异化为个人凌驾规则的“尚方宝剑”。
为何会出现权力私用?一方面,基层执法证件管理松散,持证人将证件乱丢乱放,让一些“有心人”有机可乘,甚至“枕边风”一吹就让证件“长腿”跟人跑了。另一方面,部分公职人员对权力边界毫无敬畏,把“执法”当成“私器”,在他们手中权力不再是人民赋予的职责,而成了“自家后门”。分析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特权优先”的社会潜意识在作祟:只要亮出证件,就能在“堵车长龙”中开辟出一条“权力通道”;只要抬出身份,就能让普通人噤声。
这种集体的默认,比一张冒用的执法证更可怕。
《公务员法》明确规定“不得滥用职权侵犯公民合法权益”。
证件的本质是履职凭证,而非特权象征
。消除“证件特权”的幻象,
要回归权力的本质属性
,权力的合法性源于对规则的恪守而非身份的特殊。要构建“证权清晰、用权受督、侵权必惩”的治理体系——实施执法证件电子化动态管理,推广“证件电子溯源”系统,对证件使用场景进行动态记录,实现“谁用证、为何用、用在哪”的全程可查,方便群众监督;强化快速响应问责机制,对公众举报的类似无理滥用“亮证施压”等行为,实行“先停职核查、后依规处理”,即时震慑每一位执法人员及其家人。
“奔驰女司机亮证”亮出了一个警示:
权力必须关进制度的笼子,必须守住“公权力切不可私用”的底线。
法治社会的通行证,从来不是某张特殊证件,而是对法律和规则一视同仁的敬畏与遵守。
点亮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