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布丁
非婚生领不了育儿补贴?
据新黄河报道,近日有深圳网友发帖称,自己收到深圳卫生健康委短信告知,因其未办理结婚登记生育,不属于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无法领取相关育儿补贴。
该网友表示难以理解这一回复,因为广东省有关规定明确了非婚生育可以办理生育登记。“我也是依法登记了的。我孩子都登记了,生孩子也用生育险了,也正常领生育津贴了,也就是说全流程认可了她的出生。”
深圳卫健委有关负责人对此回应,卫健委的答复是根据现有法律法规来回答的,但实际上是否需要结婚证,要等广东省育儿补贴具体实施方案及8月底育儿补贴的申报信息系统的具体要求。
断言非婚生领不了育儿补贴,现在为时尚早。新政策从发布到落地,需要时间。在此前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人口家庭司司长王海东提到,8月31日前各地全面开放育儿补贴的申领。同时,发布会提到,“申领时只需提交婴幼儿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簿等证明婴幼儿身份和抚养关系的必要材料”。
按国家卫健委的表态,结婚证似乎并非领取育儿补贴的必要材料。但具体情况还得看各地的实际细则,也不能说这位深圳网友是在杞人忧天。2022年,国家医保局明确未婚已育女性办理生育津贴,不需要结婚证。但各地执行的标准不一,虽然整体上放宽了限制,但有些地方的非婚女性并不能足额拿到。
去年5月,辽宁大连一网友在辽宁卫健委官方网站留言称,因未办理结婚证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自己无法全额领取5个月的生育津贴,只能领取3个月。辽宁卫健委当时答复称,大连的做法符合相关政策法规。
此外,此前各地自行发布的多孩家庭育儿补贴,以及增加产假政策等,多数明确将非婚生育的二孩、三孩排除在外。
比如安徽、云南等地发布的生育支持方案,明确对二孩、三孩家庭发放生育补贴的前提,是“夫妻双方依法办理婚姻登记”。湖南、天津等地有关部门也都曾在回复网友留言中表示,非婚生情况无法享受生育假增加的待遇。
由此可见,很多地方为了催生推出不少利好政策,但非婚生情况仍受到制约,不能完全享受到这些福利。也难怪很多非婚生育女性,会担忧能不能拿到这次的育儿“大礼包”了。
另外,这次国家的育儿补贴资金,按有关专家说法,大概率也是采取中央和地方按东中西地区分比例承担。财政实力相对较弱的中西部地区,中央财政承担比例更高,地区财政承担较少部分。但考虑到一些地区财政比较紧张,到时候能否对婚生和非婚生子女一视同仁,恐怕得打个问号。
目前没有数据统计,我国有多少非婚生婴幼儿,但从相关媒体报道以及社会趋势看,这个数字应该只增不减。出于种种原因,一些女性没能走上结婚育儿的传统道路,但她们在育儿上的付出不会少只会多,其实比普通人更需要这份育儿补贴。
事实上,在催生工作做得比较好的日韩、欧洲等国家,在发放育儿补贴时,都不会对非婚生情况加以限制。相反,考虑到非婚生家庭育儿会面临更多困难,这些国家的政策反而会适度向他们倾斜。
对未婚妈妈来说,生育补贴不仅能缓解经济压力,更是对她们和孩子身份平等的认同。希望上述深圳网友的担忧是多余的,各地能让非婚生子女享受到同样的政策利好,这既是提振生育率的需要,也是对个人平等权利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