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萍麦秆画艺术沙龙
邀您共赏非遗之美!
这个周日(8月10日)下午
孝感市图书馆3楼
“孝迎盛夏·槐庭清凉”
文创展览区
将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
非遗文化盛宴——
麦秆画大师刘荣萍专场活动!
您不仅能近距离欣赏到
精妙绝伦的麦秆画作品
还有机会在刘老师的亲自指导下
创作属于您的独一无二的麦秆画
把这份传统艺术带回家!
麦秆画,又称麦秸画、麦草画,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美术品,其起源可追溯至隋唐时期的宫廷,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底蕴。它与剪纸、布贴艺术一脉相承,同属剪贴艺术范畴,凭借麦秆本身的自然光泽和易撕成丝的特性,经过 “熏、蒸、漂、刮、推、烫” 及剪、刻、编、绘等多道精细工序制作而成,成品通常无需额外着色,仅通过巧妙的剪裁与粘贴便能呈现独特韵味。
在麦秆画的设计过程中,创作者需充分考量麦秆本身的自然丝纹,利用剪贴后呈现出的横、平、竖、斜等不同方向的光亮变化,来展现画面的色彩层次与艺术品位。设计时尤其注重麦秆色调与光泽的自然和谐,确保作品主调鲜明突出。
麦秆画的制作材料极为纯粹,仅选用小麦麦秆,所有色彩均通过烙铁烫制而成,无需任何染色工序。那如同金子般的天然色泽,经过深浅不一的渐变处理,能实现以单一色系表现整体丰富色彩的效果。例如描绘鸳鸯时,每一片羽毛都要经过由浅到深的精细烫色处理,方能展现栩栩如生的质感。
制作麦秆画需准备一系列专用工具,包括中小号轻便剪刀、裁纸刀、绘画用品、玻璃纸、调色工具、水盆或大铝锅、毛巾、电熨斗、毛笔、板刷、各式刻刀、针、粉扑和镊子等,这些工具在不同工序中各司其职,保障制作过程的顺利进行。
选料环节对麦秆画的品质至关重要,宜选用粗壮、圆挺且富有光泽的麦秆。选定的麦秆需去除顶梢和根节部分,只保留中间优质段。随后用小尖刀将麦秆从中间剖开,压制成条片状,并仔细刮去里面的薄膜,为后续工序做好准备。
在染色工艺方面,经过挑选的麦秆需先用漂白粉溶液漂洗,以达到润白、洁净的效果。若设计要求采用原色,则需精选色泽一致、无脏污的麦秆。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原色麦秆,也可将其制成麦秆纸后,用电熨斗烫出浓淡、深浅各异的赭、棕、黄等色调。对于需要染色的麦秆,需先经水煮脱脂处理,也有采用米汤浸泡的传统方法,之后才能放入颜料液中染色。染色过程中要频繁翻动麦秆,以防止出现色调不均的问题。
嘉宾简介
刘荣萍
笔名萍居,1969年7月出生于湖北房县,从小酷爱美术,18岁“北漂”开始求艺之路,从事麦秆画学习创作及研究二十多年,画技精湛、笔工细腻。
2012年在孝感城区创办萍居麦秆画艺术工作室,2018年个人作品荣获“孝感市民间艺术作品大展”一等奖;2022年在孝感市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女子美术作品展中获优秀奖;2023年在湖北省首届乡村巾帼工匠技能大赛上荣获铜奖;同年,在湖北省“工友杯”第二届“鄂有绝活”大赛(孝感决赛)中荣获“十佳绝活”一等奖,其后在省总决赛中获得优秀奖,并是湖北省“三八”红旗手称号获得者,孝感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现为中国老年书画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孝感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孝感市诗词学会会员、易安女子诗社会员、孝南区书法家协会会员。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0日(周日)
下午3点-4点半
活动地点
孝感市图书馆三楼展览区
(文化中心D座)
活动亮点
✅大师亲授:刘荣萍老师现场演示麦秆画的剪、烫、贴等独门技法,揭秘非遗技艺的奥妙。
✅ 手作体验:零基础也能参与!提供材料工具,现场亲手参与创作。
✅文化沉浸:感受麦秆“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魅力,了解孝感本土非遗的传承故事。
✅ 美好记忆:收藏独一无二的夏日文化记忆
这个夏天
让麦秆的天然纹理
与您的创意碰撞
在指尖邂逅清凉非遗
让传统手艺焕发新生
欢迎携亲友共同参与
把孝感的文化记忆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