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8月6日消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严格执行《若干规定》,统筹为基层减负和赋能,切实把基层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束缚中解脱出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担当作为,有更多精力抓落实。

需要提及的是,《若干规定》并非“新规”。去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批准,去年8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时隔一整年,在这个重要节点,新华社受权发布《若干规定》,颇有深意。

红星新闻梳理发现,《若干规定》对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做出了详细规定,例如规定“地方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讲话或者会议主报告不超过1小时”“上级机关、单位原则上不得从县及以下单位借调干部”等。

8月7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表示,《若干规定》中的要求比较细致,这也为实际操作划出了“底线”,具有更强的可落地性。

主要负责同志讲话不超1小时、会议和文件进一步精简……为基层减负新规透露什么信号?

▲图据视觉中国

会议和文件进一步精简

地方公务员:有更多时间做具体工作

去年8月,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进一步从严精简文件,加大审核把关力度,在量的管控和质的提升上双向发力。进一步从严精简会议,提升会议质量效率。

而在《若干规定》中,就将“切实精简文件”和“严格精简会议”列在了第一和第二部分,且明确了具体要求。例如要求,除部署综合性工作外,地方和部门文件一般不超过5000字,部署专项工作或者具体任务的文件一般不超过4000字。要求地方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同时参加的会议一般不同时讲话,主要负责同志讲话或者会议主报告不超过1小时。

主要负责同志讲话不超1小时、会议和文件进一步精简……为基层减负新规透露什么信号?

▲图据图虫创意

“以前开会经常是一开一上午或者一下午,说实话,如果没有自己发言或者汇报的内容,大家很多时候会‘放空’自己,但是最近几年会议确实明显精简了。”陕西西安一名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现在开会基本都讲“干货”,甚至半小时内把工作布置清楚就结束了,“以前开会坐半天也挺累的,还要从大量的讲话中提取重要的内容。现在开完会大家继续回到岗位上干自己的活儿,负担减轻了很多。”

甘肃一名公务人员7日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若干规定》下发后,基层的文件和会议明显压缩了,“尽量不安排乡镇和行业部门的一把手参加会议,以便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干具体的工作。”

不得将网络投票作为考评依据

基层工作人员:不用在亲友群里拉票了

在《若干规定》中的“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部分,要求不把是否开会发文、拍照留痕、制作学习笔记等作为评判工作优劣的标准,不得工作刚部署就安排督查检查考核。

此外,在“规范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管理”部分,要求“不得将点赞量、网络投票数、转发量、学习时长等作为考评依据,非必要不得强制要求下级和基层单位通过政务应用程序上传工作照片、视频和轨迹等”。

辽宁大连的一名基层公务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目前当地的基层考核已经严格压缩了,一般就是年底一个综合考核,其他单位提供书面材料即可。甘肃一名公务员表示,当地今年的乡镇级职责清单在全省范围内已进行了大规模的梳理,把一些基层无法承接的责任交回了县级部门或者市级部门,“还有信息化报表系统,现在从省直行业部门开始规范,能不报、能合并的都做了优化。”

甘肃一家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自己所在的单位此前每年末都会举行优秀员工评选,“前些年评选的时候,网上投票数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依据,那个时候很多同事都要去发动亲友投票。但是,工作成绩其实并不能通过投票真实反映出来。”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若干规定》中的很多条款是非常细致的,为执行过程中划出了一个“硬杠杠”,“文件多少字、领导讲话限定多长,这些明确的要求消除了模糊地带,可操作性强,也让基层执行起来有了明确标准。”

“另外像网络投票评选,其实是很切实的问题,一些单位以前会通过这样的方式评选优秀员工、衡量工作成果,但绝大多数的投票人都不了解这个单位的实际情况,这样的投票既不准确,又增加了基层的负担。”竹立家说。

上级机关原则上不得从县及以下单位借调干部

“或能倒逼用人机关单位更合理定编定岗”

“我是2021年被借调到街道上去工作的,有两年时间,之后才回到原单位继续任职。”西北某省一家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现在在当地,从行业部门借调相对比较多,而省政府一般从省或市的行业部门调人,从县上一般不借调人。

主要负责同志讲话不超1小时、会议和文件进一步精简……为基层减负新规透露什么信号?

▲困于“借调”的基层干部 图据视觉中国

红星新闻注意到,对于人员借调方面,《若干规定》明确“上级机关、单位原则上不得从县及以下单位借调干部”,此外“上级机关、单位从市及以上单位借调干部,应当聚焦工作急需,从严控制数量”,且“借调时间一般不超过6个月,特殊情况需要延期的,延长时间一般不超过6个月,并应当提前征得派出单位和本人同意”。

竹立家说,机关单位从下级单位借调工作人员的情况前几年确实比较常见,多数是因为工作太多,需要借调人员来帮忙,但是这样对于上下级单位及被借调人来说,都不太利于长期发展,“《若干规定》里面也有明确的要求,这或许能够倒逼用人机关单位更合理定编定岗,从根本上解决工作内容和人员数量不匹配的问题。”

中央纪委办公厅曾多次通报

“整治形式主义”的负面典型问题

去年8月,中央办公厅负责人曾就《若干规定》的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在被问及如何抓好《若干规定》落实的话题时,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是加强学习培训,二是坚持以上率下,三是强化问题整改,四是加强督促检查,就这一点,专项工作机制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督促检查,强化法规制度的刚性和约束力,对典型问题予以公开通报。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从2023年12月起,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中央纪委办公厅就曾多次通报典型问题。今年7月14日,又曾通报3起负面典型问题,其中提到,在中央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部署开展精简优化基层考核工作后,2025年绥化市公安局仍以“战况统计”为名,面向基层公安机关变相开展考核。通报中称,考核体系庞大繁杂,市公安局机关各部门各单位均对县级公安机关开展考核,共制定几十个考核细则,其中一些考核指标不够合理精准。频繁开展排名通报,市公安局每月对月度考核成绩进行排名并正式印发。为完成考核任务,基层公安机关需要报送工作台账、会议照片、宣传稿件、手机截图等大量佐证材料,负担较重。还有的县在综合考核中将违规开展的创建示范活动纳入指标体系,有的镇村为迎考需准备大量台账资料,加重了基层负担。

红星新闻记者 付垚

编辑 包程立 责编 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