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8月13日讯(记者 翁任莹)“如何在守护好一泓清水的同时,又能有序开放,惠及市民?”近日,龙岗区政协委员徐腊梅跟随“身边事好商量”协商平台调研团,与市、区相关职能部门来到龙岗区清林径水库,就“推动清林径水库风景资源有序开放”开展专题调研协商。
生态“宝藏”待解锁,开放需求成民生关切
清林径水库地处龙岗区龙岗街道北部,总库容约1.86亿立方米,是深圳最大的战略储备水源地。2025年3月,水库正式挂牌“省级水利风景区”,更被赋予广东省首个省级“近零碳”水利风景区的使命。
“目前景区实行封闭管理,采取团体预约、集中参观的方式小范围接待机关、事业单位和学校的双碳科普研学活动。”区政协委员彭煊辉介绍,由于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完善、水库管理处接待能力有限,这片优质生态资源未能充分服务公众。随着周边居民对生态休闲、水利科普需求日益迫切,“推动水库风景资源有序开放”已成为市民热议的民生话题。
为回应期盼,自2025年2月起,龙岗街道委员工作站在市、区政协指导下成立调研组,先后多次深入清林径水库实地踏查,详细记录景区开放瓶颈。并专程赴宝安区铁岗水库、南山区西丽水库借鉴经验,对标光明区光明湖分区管理模式,为清林径水库开放理清思路。
委员精准建言 部门联动响应 勾勒开放“路线图”
“今天,借力身边事好商量平台,委员和相关职能单位凝聚共识、协同行动,让生态资源有效‘活化’,释放民生红利。”徐腊梅道。
座谈会上,市政协委员周松建议,在“出入口集散区”打造全天候开放景点,并设计匹配景区规模的网红点入口LOGO门牌。此外,延长公交直达入口,增设停车场,同时整治周边泥头车隐患,便利市民游览。
区政协委员赵愈权提出,在“核心服务区”设立周末等公众假期公众开放日,完善道路、休息区、水文化展览馆等基础设施和功能场所,并增加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数量,以提升景区接待能力。
区政协委员芦思南提议可实行有偿预约参观,对预约参观团体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包括使用水上快艇、陆地电瓶车费用,确保服务项目的可持续性。
位于清林径水库东南角的红花顶,拥有远眺清林径水库全景的绝佳视野,对此,徐腊梅建议,可修缮红花岭郊野径,打造红花顶全景观景台,将红花顶观景台打造成网红景点。
区政协委员、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孟丹则关注科学规划周边空间结构,推动风光带集群发展。同时开发利用周边区域,发展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文创产品及赛事活动,将“生态好水”转化为“经济活水”。
会上,市水务局、市东部水源管理中心、区发展改革局、区城管局、市规自局龙岗管理局、龙岗街道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对上述诉求建议一一作出回应。各部门明确将继续加强沟通联动,积极落实入口LOGO设计、交通衔接、郊野徒步路线建设等切实建议,推动开放举措从“纸上蓝图”变为“实景行动”。
开放是目标,保护是前提,协同是关键。徐腊梅表示,此次协商活动再次彰显了市、区政协协同履职的效能,通过政协搭台、委员建言、部门联动,让市民的期盼一步步转化为身边的幸福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