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8月15日,阿拉斯加安克雷奇的空气估计比当地的冰川还冷。特朗普和普京要在这儿坐下谈乌克兰危机,可俄罗斯的专机还没滑上跑道,美欧那边的调子就已经齐得像排练过八百遍了。欧盟27国外长紧急磋商会开完,扔出的联合声明硬得能砸开冻土——解决俄乌冲突?行,但必须踩着“乌克兰领土完整”和“欧洲安全框架”这两条线。明摆着,普京念叨了快三年的那些“最低要求”,人家根本没打算正眼瞧。
说起来,普京的诉求其实不算绕弯子。打从冲突开始,他就没藏着掖着:克里米亚的现状得认,乌东那四个州的特殊地位得给面子,最关键是北约别再往乌克兰凑。这些话翻来覆去说,可现在美欧连“坐下来聊聊”的客气都懒得装。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柯比被问起这事儿,那回答滑得像泥鳅,“任何协议都得乌克兰说了算”。听着挺仗义,说白了就是:你的安全关切?不关我事,找乌克兰吵去。
02
更有意思的是美欧这“两手抓”的戏码。嘴上喊着“乌克兰主导一切”,手上的动作却一点不含糊。德国总理默茨刚说完要考虑乌克兰利益,转头就宣布追加20亿欧元军援,10辆豹2A7主战坦克、一套IRIS-T防空系统,全是能直接上火线的家伙。法国总统马克龙也跟着起哄,说要让乌克兰“有足够火力反击”,还琢磨着给乌军搞西方武器操作培训。这哪是劝和,分明是往灶膛里添柴。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更绝,接受采访时居然说“欧洲不能再犯1938年的错误”,把俄罗斯比作纳粹德国。这话一出口,估计不少人都愣了——1938年慕尼黑阴谋,不就是大国把小国利益当筹码扔出去吗?现在美欧一边喊“乌克兰的事乌克兰定”,一边又自己定框架、送武器、划红线,这操作跟当年比,除了换了身西装,内核有啥不一样?
当然,欧洲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匈牙利总理欧尔班都快把“扛不住”写在脸上了:“对乌援助没个头吗?欧洲经济快喘不上气了!”这话不是瞎掰,欧盟统计局的数据在那儿摆着,一季度欧元区通胀还挂在6.9%,能源价格涨了13.7%,德国超过三成的制造企业都在琢磨着把厂子搬出去。可这些现实困难,在“政治正确”面前,好像成了该被牺牲的边角料。
03
俄罗斯这边也没打算当软柿子。国防部直接甩出扩编计划,西部军区要新增三个摩托化步兵师,摆明了要强化边境防御。太平洋舰队的“奥列格大公”号核潜艇,前阵子在鄂霍次克海试射“布拉瓦”潜射洲际导弹,精准砸中堪察加半岛的靶场。这动作不用多解释,就是亮肌肉给美欧看:别逼太狠,真急了谁都没好果子吃。
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在国防部会议上放的话更直接:“战场主动权在我们手里,想抢回地盘?等着挨揍吧。”从目前局势看,俄军在顿巴斯确实打得稳,乌军反攻因为弹药跟不上,看着有点费劲。美国战争研究所都承认,“乌克兰的弹药库快见底了,西方送的速度赶不上打出去的”。可就算这样,美欧还是咬死不松口,那架势,像是要跟俄罗斯耗到天荒地老。
04
其实中方早就点透了这事的关键——复杂问题哪有简单解法。现在美欧的路数,说白了就是把自己的安全建立在俄罗斯的不安全上。一边喊着“来谈判呀”,一边又不停地送武器,这“边打边谈”的套路,不就是想靠消耗战逼俄罗斯低头吗?
但国际上的声音已经开始变了。印度总理莫迪说“得考虑俄罗斯的合理安全关切”,巴西总统卢拉呼吁“给俄罗斯个体面的台阶下”。这些话其实说到了根子上:只谈乌克兰安全,不提俄罗斯安全,这样的协议能撑多久?
美欧现在看似步调一致,底下各有各的小算盘。美国想借欧洲拴住俄罗斯,欧洲怕被美国甩了只能硬撑。可俄乌冲突拖得越久,欧洲的能源危机、通胀压力就越重,最后疼的还是自己。俄罗斯要的其实不复杂,无非是安全感,这真不算过分。
普京的专机迟早会降落在安克雷奇,可美欧要是一直揣着明白装糊涂,不肯正视那些“最低要求”,这场“特普会”大概率就是场鸿门宴。谈来谈去,可能还是老样子——谁都不想输,最后受苦的还是两国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