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书道承续。8月16日,广州国家版本馆与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正式发布《永乐大典》字库——方正文沁永乐大典体,通过计算机字库的形式,向大众传递中华传统书法之美。
方正设计总监汪文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发布的方正文沁永乐大典体以《永乐大典》为蓝本,包含常用简体字、繁体字及有关西文、数字、符号等字体,共42000个字符(含汉字、符号),将于今年12月与公众见面。
《永乐大典》“湖”字册部分字样。
汪文介绍,在字体设计过程中,研发团队注重保留原书字体韵味,在此基础上调整构型,使其既还原明代宫廷书家“力透纸背”的书写张力,又适配现代需求。现存《永乐大典》嘉靖副本整体上书写风格大致相仿,但仔细考究起来,各字体又有细微差异,仍是“千字千面”。对此,团队反复研究,最终决定选取《永乐大典》“湖”字册为蓝本开发字库。
方正文沁永乐大典体还原毛笔书写特性——连带笔锋。
团队精准定型32种基本笔画,统一笔形规范,并结合拼合技法,巧妙调整字体部件宽窄、高矮,精准处理笔画间的穿插与避让,让每个汉字既保留部件的独立性,又浑然天成、气韵贯通,确保字库开发的整体风格规整有序、浑然一体。字库开发时还充分考虑竖排版书写对字形的影响,逐一调整字体结构和重心,以适应横排版的审美需要。字体的复刻精准还原了原稿的毛笔笔触,墨韵流淌间,笔锋连带如轻丝,线条灵动婉转。字体结构延续了“中宫收紧、重心略高”的特点,于平衡中透出昂扬向上的精神气韵。撇捺笔画保留了肆意舒展风格,如飞鸟展翅,在有限的方寸之间,尽显自由与洒脱,豪迈大气艺术魅力展露无遗。
方正文沁永乐大典体定型的32种基本笔画。
方正文沁永乐大典体是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的文化载体,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基因与密码。借助新质生产力,《永乐大典》通过字库焕发新生机和活力。目前,广州国家版本馆和方正字库正发起“方正文沁公益计划”,免费授权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研究机构、公立文博机构等组织使用该字库产品,助力文博、研究、教育、展览等多领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周佩文 李行 实习生 罗彦清 刘畅 方骏祥
图片由广州国家版本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