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国际经贸圈可真热闹,各种操作看得人眼花缭乱。就说美国和加拿大这对邻居吧,特朗普上台后关税大棒挥得那叫一个勤快,先是给加拿大钢铝制品加了50%关税,没过多久又嚷嚷着要涨到35%。加拿大这边呢,工厂订单哗哗掉,工人愁得睡不着觉,却愣是不敢跟美国硬碰硬。
让人没想到的是,加拿大转头就把气撒到中国头上。去年10月刚对中国电动车加了100%关税,没过几天又给中国钢铝制品加了25%的税。他们总理卡尼在议会里说得冠冕堂皇,说是怕美国加税后中国钢材转道涌入加拿大市场。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不敢得罪美国,拿中国当替罪羊呢!海关数据摆在那儿,中国钢铁才占加拿大进口量的10%,他们91%的钢铁都来自美国,这借口找得也太敷衍了。
中国商务部当时就表态了,这事儿干得既不合情理也不合法,纯属贸易保护主义。加拿大估计没当回事,以为咱们就说说而已。结果今年3月,中国直接对加拿大油菜籽油、豌豆加了100%关税,猪肉和水产品也加了25%。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加拿大农民直接懵了——要知道他们64%的油菜籽都往中国卖,一年光这生意就有20亿美元。西部农场的油菜籽堆得像小山,期货价格一周就跌了12%,不少农民只能改种小麦,有的连冬天都快熬不过去了。
按说吃了这么大教训该消停了吧?没有。今年7月,加拿大又宣布对中国钢材加25%关税,还搞了个配额管理,超过配额的部分要加50%附加税。更有意思的是,这政策专门把美国排除在外,等于拿中国企业的钱去补美国关税造成的窟窿。加拿大钢铁企业自己都在抱怨,本土工厂竞争力本来就弱,这么一折腾库存全积压了,生产计划全乱套。
但中国这边的反击可比他们高明多了。商务部直接公告,认定加拿大油菜籽存在倾销,决定征收75.8%的保证金。有贸易商说得直白:"这等于告诉加拿大,我们不需要你的油菜籽了。"不光如此,咱们还顺手把订单给了澳大利亚。
说起来也巧,澳大利亚前两年跟中国闹别扭,好多农产品都进不来。今年关系回暖后,他们总理赶紧访华,直奔经贸合作而来。很快就传来消息,中澳达成了油菜籽试验性运输协议,先运五批共15到25万吨试试水。澳大利亚农场立马调整收获计划,港口也赶紧准备装货。要知道中国每年要进口400多万吨油菜籽,以前64%都从加拿大买,现在澳大利亚接棒,这对加拿大农业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
农业分析师算了笔账,加拿大要是丢了中国市场,每年得损失38亿加元。政府想推补贴政策,可农民都说手续太麻烦,报名的没几个。渔业也跟着遭殃,去年对中国的水产出口好多都卡住了。卡尼政府现在是骑虎难下——继续跟着美国走,农产品出口就得崩盘;想回头跟中国缓和,又抹不开面子。
其实这事儿说穿了特简单,加拿大在大国之间选边站队,以为抱紧美国大腿就能占便宜,结果把自己坑惨了。美国那边根本不领情,该加的关税一分没少;中国这边呢,供应链韧性强得很,你不合作有的是国家愿意合作。现在加拿大工厂订单没了,农场产品堆着卖不出去,制造业岗位蒸发了15%,贸易信誉也跌到底了。
说真的,这年头搞贸易霸凌根本行不通,谁违背市场规律谁就得受惩罚。加拿大那些堆积如山的油菜籽,就像座无声的纪念碑,记录着一个国家因为战略短视付出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