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塔社报道,俄美领导人于阿拉斯加会晤,普京就乌克兰问题表态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普京终于让步了!俄罗斯同意特朗普观点:“效仿北约”保护乌克兰,中国需要做好准备

普京在会晤中提出的方案打破了外界对俄乌冲突的固有认知。方案涵盖三个核心层面:驻乌俄军将分阶段撤离,首批撤离区域锁定在哈尔科夫州与赫尔松州部分地带;全面停止主动进攻行动,仅保留自卫性防御权限;克里米亚及乌东四州的地位问题纳入长期谈判框架,允许乌克兰提出领土补偿方案。

特朗普在乌克兰安全架构上的表态出现明显转向。2023 年其团队曾提出 “欧洲自主防务” 计划,主张削减美国对乌军事援助的 40%。此次会晤中,他明确支持建立 “乌克兰安全保障联盟”,该机制将效仿北约第五条集体防御条款,缔约国承诺在乌遭受攻击时采取包括军事手段在内的应对措施。这一转变与美国国内政治周期密切相关。中期选举后,共和党在国会众议院占据优势,对乌援助法案的通过面临更大阻力。通过多边机制分摊责任,既能维持美国对欧影响力,又可缓解国内财政压力。

普京终于让步了!俄罗斯同意特朗普观点:“效仿北约”保护乌克兰,中国需要做好准备

欧洲国家对特朗普的提议呈现分化态势。德国总理朔尔茨公开表示支持联盟框架,但坚持 “防御性武器援助” 红线,拒绝向乌提供金牛座巡航导弹等进攻性装备。法国总统马克龙则主张建立 “欧洲主导的安全支柱”,计划联合 12 个欧盟国家组建 2 万人的快速反应部队部署至乌克兰西部。这种分歧直接体现在行动上:德国已冻结价值 12 亿欧元的坦克援助计划,法国却宣布向乌交付 60 辆勒克莱尔主战坦克。东欧国家反应更为激烈,波兰明确表态不会参与任何包含 “承认乌东现状” 条款的协议,其在波乌边境部署的兵力已增至 4.2 万人,创冷战结束以来最高水平。

乌克兰政府的立场成为和平进程的关键变量。泽连斯基在总统府发表的电视讲话中强调,任何涉及领土让步的方案都将付诸全民公投,而民调显示 72% 的乌克兰民众反对以领土换和平。军方态度更为强硬,乌军总参谋部已制定 “春季攻势 2.0” 计划,预计投入 12 个机械化旅,重点收复扎波罗热州南部区域。西方情报机构评估,乌克兰现有作战部队约 76 万人,但装备缺口达 35%,特别是防空系统仅能覆盖重点城市的 40%。这种实力差距迫使泽连斯基在谈判中寻求更多筹码,其近期密集访问中东国家,试图争取阿拉伯联盟的支持,已获得沙特提供的 4 亿美元非军事援助。

中国参与乌克兰安全事务的可能性引发广泛讨论。普京在会晤中提出的 “四方会谈” 构想,将中国、俄罗斯、美国及欧盟纳入核心协商机制。这一提议基于中国在冲突中的中立立场:截至 2024 年 3 月,中国向乌克兰提供了价值 15 亿元的人道主义援助,同时与俄罗斯保持正常的能源合作,中俄贸易额同比增长 22%,其中能源贸易占比达 45%。参与此类机制,中国可发挥独特的平衡作用。

普京终于让步了!俄罗斯同意特朗普观点:“效仿北约”保护乌克兰,中国需要做好准备

当前局势的复杂性远超预期。俄罗斯的撤军计划设置了明确前提条件,要求乌克兰修改宪法,确认俄语的官方语言地位,并给予乌东地区高度自治权。美国主导的联盟框架尚未明确防御条款的适用范围,特别是对乌东四州的地位界定存在模糊空间。乌克兰的反攻计划与俄罗斯的防御部署形成新的对峙,双方在顿涅茨克地区的日均交火次数仍维持在 300 次以上。这种多方博弈的态势下,单一事件的突破难以带来根本性转变。

国际社会的协调机制亟待强化。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提出的 “人道主义走廊 + 局部停火” 方案,已在马里乌波尔等 3 个城市试点取得成效,平民撤离效率提升 60%。这一模式若能推广,可为政治谈判创造有利环境。更关键的是建立长效对话机制,将军事安全、经济重建、能源合作等议题纳入整体框架。中国提出的 “乌克兰危机和平峰会” 倡议,已得到 14 个国家响应,或许能成为打破僵局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