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母亲早些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孩子的权益,是否有可能阻止悲剧发生?
撰稿 |菲尼克斯
怎么下得去手?!因为妻子提出协议离婚,一男子竟用农药把自己亲生的10岁儿子和7岁女儿毒死。今天(8月21日),该案在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人民法院一审开庭。据了解,为保护相关人员隐私,当地法院以不公开开庭的方式审理此案。
遇害的两个孩子。
被害孩子的母亲和舅舅表示,他们没有提出附带民事诉讼,唯一的诉求就是判凶手死刑。今日在法院外,孩子母亲黄女士称她不打算进入庭审,因为害怕看到孩子父亲刘某杰。
凤冈县人民法院。图源:极目新闻。
毒杀孩子前曾两次捆绑妻子
悲剧发生在今年5月22日凌晨。遇害孩子的舅舅黄先生当时还没睡觉,突然收到姐夫刘某杰发给他的微信消息,那是一份要他转交给妻子的遗书:“当你看到这条信息的时候,我们一家三口已经在另外世界等你来。”“转告你姐,让她来替娃儿收尸。”
刘某杰给孩子舅舅发的微信遗书。
黄先生收到消息后立即报警。他说,孩子的住处离派出所较近,警察几分钟便赶到现场,但送医后,两个孩子还是没救回来;刘某杰也自杀,最后被抢救过来。他推测,农药具有刺激性气味,味道很难闻,孩子应该是被强行灌下的。
黄女士转述警方的说法:当时家里到处都是农药的味道,在家中发现3瓶农药,还有孩子喝了农药的呕吐物。
之前的5月17日,黄女士向刘某杰提出离婚。当天下午,刘某杰回家将妻子捆绑,还拿了她的身份证和手机,黄女士直到次日才逃出来。
5月20日,刘某杰同意离婚,双方到民政局签署离婚协议,进入30天的离婚冷静期。21日下午,黄女士再次被刘某杰捆绑,刘某杰用农药威胁称,若离婚就必须死。黄女士表示同意其不离婚的诉求后才被放开,并在同事的陪同下前往派出所报警。
为躲避刘某杰,黄女士选择暂时离开凤冈。临走前,她电话联系刘某杰的父亲,托付其照顾好两个小孩子。“他父亲很相信他儿子,说有他儿子在,他就没有管。”
就在黄女士准备离开的当晚,5月21日22时许,刘某杰曾在网络发布其带着孩子吃饭玩耍的视频内容,并配文“最后的狂欢”。
毒杀孩子或为报复妻子
黄女士称,她与孩子父亲2009年相识,2014年结婚。“那一年我刚20岁,其实结婚之前我就发现他游手好闲,很少去上班,喜欢去网吧打游戏,一度考虑要和他分手,但无奈有了孩子才勉强与他结婚。”
婚后十几年,夫妻俩大多在广东生活,两个孩子近几年基本在贵州凤冈由爷爷奶奶照看。
2024年5月,为了照顾孩子上学,黄女士回到凤冈找了份网络直播唱山歌的工作,这引起了刘某杰的不满。
刘某杰在微信遗书里称,他爱妻子,但称妻子“出轨,为了孩子选择原谅”。他说,“两个娃儿是我生的,生而不养又不行。他们俩都来错家庭,对不起孩子,如果我不在了,你们一样会体会这个世间的痛处,谁都可以欺负你们,还面对各种问题”。
黄女士否认了关于“出轨”的指控。她说,有时她会跟“榜一大哥”说些暧昧的话,但出轨是不存在的。“因为公司有明确规定,不能私下和‘大哥’见面。我们就是为了赚钱的,不是为了私下去干什么。”
在黄女士看来,刘某杰婚后十多年不务正业,沉迷赌博,多次向自己伸手要钱,她的直播工作又引发两人矛盾。“每次吵架,都要把我关在家里收我手机,收我身份证,不让我上班,对我动手,不是第一次了。”这让她不想再忍,提出了离婚。
黄女士向刘某杰的转账记录。
为何刘某杰会如此狠心,毒杀子女?黄女士说,刘某对孩子没有责任心,没有带过孩子,也没出过钱。“他如果控制不了的话,就会毁掉。他知道小孩对我有多重要,知道我在乎两个小孩,就拿小孩来报复我。”
如何避免悲剧重演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孩子舅舅黄先生出示的凭证,围绕夫妻的矛盾,在孩子遇害前,孩子父亲、母亲、舅舅分别有过报警。
第一起是5月18日23时54分许,刘某杰在凤冈县某公寓拨打110称,因家庭矛盾妻子黄女士外出公寓,请求公安机关帮助;第二次是5月21日15时03分,黄女士到派出所称,自己在家被丈夫刘某杰捆绑并拿农药威胁;第三次报警是5月21日18时27分,黄先生异地拨打110称,听姐姐说她被刘某杰捆绑殴打致伤,姐夫还买了敌敌畏,扬言要杀了姐姐。
但是,这3次报警未能阻止孩子遇害。
遇害的两个孩子。
回顾事件过程,如果孩子母亲早些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孩子的权益,是否有可能阻止悲剧发生?
按黄女士的说法,孩子父亲早已开始对其进行家暴,她可以依照《反家庭暴力法》的规定,向当地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以及执行保护申请人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
在5月17日第一次被捆绑后,黄女士也可选择立即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按法律规定,紧急情况下,人民法院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作出是否发出保护令的决定。
即使在离婚后,被侵害方也能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避免另一方的报复、纠缠、骚扰。江西高院2024年5月发布的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中,就提供了这样的参考。
两个孩子已不能复生。如此讨论,并非对受害者的苛求,而是希望将来类似的情况发生时,人们可以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和亲人,将悲剧阻止在萌芽阶段,而不是让其最终发生。
部分资料来源:极目新闻、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