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晚上7时许,台州市体育中心的跑道上发生了惊心动魄而又温暖无比的一幕:一名中年男子在夜跑时突发心脏骤停。
万幸的是,同在现场的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护理专业教师王银萍与台州市中心医院医护跑者迅速反应,组成临时急救小组,在10分钟内上演了一场高效专业的生死营救,最终成功从死神手中夺回了生命。
突发:
夜跑男子猝然倒地
教师第一时间冲上前
当晚,夏夜的闷热尚未完全散去,体育中心内锻炼的市民络绎不绝。突然,一名正在跑步的中年男子毫无征兆地重重栽倒在地,瞬间失去意识。
“我在跑道上刚跑完第一圈,看到有名男子倒地,周边围满了市民,我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对!”作为一名医务人员,王银萍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冲上前去查看情况。
王银萍迅速俯身评估,轻拍重呼,发现患者已无反应、面色死灰。经检查颈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她当即判断:这是心跳呼吸骤停,情况十分危急。
救援:
专业团队瞬间集结
与死神赛跑的十分钟
无论什么原因造成伤病员心脏骤停,在常温下,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极限一般为完全缺氧4—6分钟后,即出现不可逆转的伤害。如不及时进行科学救治,伤病员生命无望,因此把握住“黄金4分钟”的抢救时间极为重要。
时间就是生命!现场迅速形成以王银萍老师、台州市中心医院资深护理专家刘小春、郑建萍老师为主的急救小组。围观市民有人拨打120急救电话,有人飞奔至保安室取来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其余医务人员接力进行高质量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他们双膝跪地、动作标准,每一次按压都倾尽全力,争分夺秒地为患者的大脑和心脏输送着宝贵的血液和氧气。
王银萍老师与跑团医护人员运用AED救人
“我按压一两分多钟后没力气了,就马上接力换上另一人按压。”王银萍回忆说,就这样大概持续高强度按压五分钟后,取来的AED被迅速开启。
在医务人员的熟练操作下,电极片被精准贴放在患者胸前,设备语音提示“建议电击”。“所有人离开!”随着200焦耳电流释放,患者突发室颤的心电图波形瞬间转复。
2分钟后,生命奇迹显现:患者恢复自主心跳与呼吸,并发出微弱呻吟。这一刻,围观的群众中爆发出自发而热烈的掌声,这既是对生命的欢呼,也是对现场施救者的最高礼赞。
急救小组并未松懈,持续监护患者,直至120救护车抵达现场,整个救援过程仅10分钟。
王银萍老师进行心肺复苏后的膝盖
背后:
急救教育试点的生动实践
这场成功的救援并非偶然。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单位”和“台州市应急救护培训指导中心”,近三年来累计培养红十字应急救护员10693名,其医学与制药工程学院不仅建设有省级医药健康产业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更创新构建“校医企社”协同急救培训体系。
本次施救的王银萍等教师,正是该体系培养的“双师型”教学骨干,他们用行动证明了急救教育的巨大价值。“台职院全体师生每年都会学习心脏按压、AED如何操作使用等急救知识,万一在外碰到类似紧急情况,那可能就能挽救一条生命!”
记者了解到,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正在进一步接受高级生命支持和病因评估。
该名男子约40岁,体重超200斤,患有肥厚型心肌病。因此特别提醒大家,近期高温天气致使运动性猝死风险增高。尤其是肥胖人群,散热能力较差,在锻炼以后心脏负荷加重。建议选择室内场馆锻炼,运动前务必充分热身,避开高温时段,量力而行。一旦出现胸闷、头晕、心悸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寻求帮助。
公众场所AED是“救命神器”,市民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AED地图”,查询到“离你最近”的AED分布情况。学习急救知识,人人皆可为英雄,共同助力构建守护生命的全员急救网络。
记者:谢雅婷
来源:台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