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表在JACC子刊的一项美国研究表明,心衰患者睡眠不规律,6个月内会增加160%的临床事件(包括急诊、住院及死亡)风险。

这项研究共纳入32名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患者平均年龄为(62.6±15.5)岁,平均心衰病程(6.2±4.5)年(26例患者),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 40.1%±17.6%(31例患者)。

研究者在患者出院后1周记录了患者每晚入睡时间、清晨觉醒时间以及白天小睡时间,之后通过计算睡眠规律指数(Sleep Regularity Index,SRI),将患者分为规律睡眠者(SRI>87%)与中度不规律睡眠者(SRI≤87%)。

SRI是指在间隔 24 小时的任意两个时间点处于相同睡眠状态(睡眠或清醒)的概率在 7 天内的平均值。

研究显示,出院后首次发生临床事件的中位时间,在睡眠规律者为35天,而在中度不鼓励睡眠者为26天。

在随访的6个月时间中,21例患者发生了临床事件,其中13例为中度不规律睡眠者,8例睡眠规律。

进一步分析可见,在6个月内,睡眠不规律者发生临床事件的风险增加160%。

在校正睡眠障碍、Charlson合并症指数和西雅图心衰模型评分后,中度不规律睡眠者临床事件发生风险增加270%。

睡眠规律是心衰患者的良药!JACC子刊研究

图1Kaplan-Meier时间-事件(Time-to-Event)曲线

研究者强调,这项研究分析了睡眠规律对心衰的影响,再次证实了保持规律睡眠对健康的重要影响。睡眠不规律可能会扰乱心血管系统的调节机制。

这也提示,保持规律的睡眠或是一种低成本的治疗心衰的方法,以减少心衰患者的不良事件。

转载: 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近日发表在JACC子刊的一项美国研究表明,心衰患者睡眠不规律,6个月内会增加160%的临床事件(包括急诊、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