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品铺子现“花生上树”图,无限迎合的AI正在量产“怪诞” | 封面评论

□蒋璟璟

近日,良品铺子某款产品的宣传图片显示“花生在树上结果”被指“缺乏常识”,从而引发讨论。8月28日,良品铺子回应记者称:他们在电商平台商品详情页中错误使用了由AI生成的图片素材,发现问题后,立即对相关页面进行了更新修正,并已启动对所有产品宣传材料的全面科学性核查。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的良品铺子旗舰店搜索该款产品发现,其错误图片已替换。(大河报)

神图翻车,果然又是AI的锅。“文生图”“文生视频”,乃是各种AI工具竞相争夺的赛道。就其产品力来说,已经越发逼近“以假乱真”的地步。但很多时候,其却又显得无比无知、无比癫狂。最近,良品铺子放出的“花生在树上结果”一图,就是如此。其整个的构图、色彩和细节渲染,都极其逼真、高度还原。可是,偏偏就是“地里结花生”这一最基本的常识,被抛诸脑后、弃之一旁。终究,一失万无,贻笑大方。

“花生长在土里”是确定性是事实,之于此,正经的知识库、数据库,都是有录入的。理论上,以之为语料进行投喂的AI,是不会就此犯下低级错误的。比如说,用户去问任何一个AI,“花生是在树上结果、还是地下结果”,想必都会得到正确回答。但是,用一段提示词让AI生成一段相关图片或者视频,就是另一回事了。就“文生图”“文生视频”的AI运用而言,知识层面的客观、准确,从来不是算法的先决性考量。

之所以生成了“长在树上的花生”图片,不能简单归因为AI幻觉、AI无知。更大的可能,在于系统在响应用户提示词与确保信息准确方面,预设立场本就存在失衡。可以设想,假如用户给出了一段冗长的提示词,既要展示花生优越的生长环境,又要展示花生长在“树上”时的饱满样子——“无所不能”的AI,完美地执行了这番指令,随即却生成了一个破绽百出的垃圾作品。AI响应一切、完成一切,硬干、硬解,“花生在树上结果”,又有什么稀奇?

对于人类的制图师来说,甲方“既要……又要”,总归是臣妾做不到。而AI则不然,能做的图做,不能做的图也做。予取予求,对于用户无限服从、对指令无条件执行,迎合、讨好、炫技之下,AI正在批量化制造怪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