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余晖
据《吉林日报》消息,8月29日,吉林省委书记、省数字吉林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黄强主持召开吉林省数字吉林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省长、省数字吉林建设领导小组组长胡玉亭出席会议并提出工作要求。
这是“吉林省数字吉林建设领导小组”的首次全体会议。根据官方消息,这一小组实行双组长制,由省委书记、省长共同担任组长。
数字经济
在这次会议上,黄强提到,数字经济“是重组要素资源、重塑经济结构、改变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什么是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2021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首次确定了数字经济的基本范围——分为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要素驱动业、数字化效率提升业等5大类。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不断提质增效,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0%左右,数字消费新业态新热点持续涌现。
同时,我国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程度不断加深。截至2024年底,我国软件收入规模较2020年增长了80%,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超70%。目前,全国已建成万余家智能工厂,覆盖超过80%的制造业行业大类。
具体到吉林。
在此次会议上,黄强指出,“要把握数字科技发展新机遇,善于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数字产业硬实力,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把科技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市场优势、经济优势。”
胡玉亭指出,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等新兴产业,进一步开发利用数据资源,创新数据资源授权、共享、交易、应用等体制机制,强化政策工具配套,解决数字鸿沟、数据安全等问题,着力培育重点骨干企业等。
数字政府、数字社会等
数字吉林建设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
在此次会议上,黄强还对数字政府建设、数字社会、智慧城市建设等提出了要求。
当前,吉林正在进行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伟大工程。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吉林要深入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战略部署”“坚持把发展立足点放在高质量发展上”。
数字吉林建设,就是吉林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近年来,数字吉林建设持续推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今年5月,《吉林日报》提到,与福建、浙江等地数字化建设蓬勃发展相比,2018年才起步的数字吉林建设已经错过了“头班车”。
如今,吉林正在打好数字吉林建设这场“翻身仗”。
吉林省委书记黄强提到,要“以更大力度全方位推进数字吉林建设,努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4月28日,吉林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围绕“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思考”作了辅导报告。
在上述学习会上,黄强直言,“要看到差距、找准短板、奋起直追”“彻底整合数据资源、打通系统后台、拆除‘数据烟囱’”“把数字吉林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共同担任‘第一责任人’,聚焦政府部门协同和百姓服务直达,亲自谋划、亲自推动,建立‘新赛马机制’,一地创新、全省推广。”
“数据烟囱”,一种不能与其他相关信息系统进行互操作或者协调工作的信息系统,它也被称为“数据孤岛”。
数字吉林建设主攻方向和下步工作的着力点突破口,就是解决好转型发展之困、社会治理之痛、生态布局之弱的问题。吉林已从大力实施“产业重生”计划、“治理重构”计划、“基建跨越”计划、“要素激活”计划、“生态涵养”计划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要求。
在吉林省数字吉林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审议通过了《数字吉林建设总体方案(2025—2027)》,以及吉林省智慧农业、智能制造、智慧文旅、智慧政务、智慧应急、智慧交通、智慧康养建设实施方案(2025—2027),省数字吉林建设领导小组工作规则等文件。
黄强强调,要以壮士断腕、刀刃向内的决心和勇气,打通中梗阻、啃下硬骨头,把各方面数据真正聚起来、管起来、用起来;要全面深化“一网通办”,坚决拔掉“数据烟囱”,优化整合政务平台。
他说,“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当好改革的促进者、推动者,不能成为阻力和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