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

【石榴花开·治理有方】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那吉镇滨河社区打造基层“互嵌融合”样板:构建各民族全方位互嵌融合社区治理新格局

编者按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民族事务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各地各部门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精神,将民族事务深度融入社会综合治理大格局,从“党建引领”、“依法治理”、“宣传教育”、“互嵌融合”、“矛盾化解”、“数字治理”6个方面选树了一批基层民族事务治理样板。即日起,自治区民委将开设“石榴花开·治理有方”专栏,持续推出各地各部门经验做法,营造“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赶有目标”的浓厚氛围,推进我区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石榴花开·治理有方】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那吉镇滨河社区打造基层“互嵌融合”样板:构建各民族全方位互嵌融合社区治理新格局

那吉镇滨河社区成立于2022年6月,辖区面积1.4平方公里,涵盖7个居民小区。社区内居住着汉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10个民族。近年来,社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创新推出“1551”工作法,打造“同心议事长廊”、“同心活动广场”、“同心自习室”、“同心职通车”、“同心服务项目”5大服务平台,积极营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互嵌式社区环境。

(一)构建共居共融的物理载体,推进空间互嵌。依据地域相邻、人员相熟、文化相近原则,将社区精准划分为15个网格,配备专兼职网格员18名,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全部纳入居民网格,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无缝隙服务管理体系。着力打造集医疗、教育、商业等功能于一体的“15分钟生活圈”,让各族群众在共享便捷公共服务中增进接触、加深了解,实现从“比邻而居”到“守望相助”的转变。

(二)培育共有共享的精神家园,推进文化互嵌。建设非遗手工制作坊等,定期举办文化展演、传统技艺体验活动,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各民族相互欣赏与理解。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区教育,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主题课堂,组织各族青少年学习书法、国画、历史等,厚植爱国情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 积极组织居民共同策划参与春节联欢、元宵灯谜、端午包粽、中秋赏月等中华民族传统节庆活动,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社区归属感。

(三)激活合作共赢的发展动能,推进经济互嵌。社区积极链接中小型企业,包括睫毛制作厂、工艺品有限公司、羊绒缝制厂等资源,打造“同心职通车”,为创业者、就业者提供政策扶持、技能培训和精准指导。支持各族群众联合创办企业、合作社,发展民族手工艺品、民族服饰等特色文化产业,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产业链条。引导居民通过组建志愿服务队、商户联盟等形式,积极参与社区经济建设与商业繁荣,在合作中实现增收致富,共享发展成果。

【石榴花开·治理有方】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那吉镇滨河社区打造基层“互嵌融合”样板:构建各民族全方位互嵌融合社区治理新格局

社区“同心职通车”,为辖区陪读妈妈搭建就业渠道。

(四)构建协同共治的治理体系,推进社会互嵌。建立由各族群众代表、党员代表、社区工作者、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的协商议事平台,确保各族群众在社区公共事务决策中“有事共商”。打造“石榴籽”志愿服务队,鼓励居民投身社区环境整治、矛盾调解、关爱帮扶等工作,营造“有难共帮”的互助氛围。依托“同心议事长廊”等载体,及时有效调处因文化差异、生活习惯等引发的邻里矛盾,努力将问题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以法治思维维护社区和谐稳定。

【石榴花开·治理有方】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那吉镇滨河社区打造基层“互嵌融合”样板:构建各民族全方位互嵌融合社区治理新格局

社区开展同心帮扶活动,联合“石榴籽”志愿服务队慰问辖区空巢老人。

(五)筑牢团结友爱的情感根基,推进心理互嵌。依托“便民星期四大走访”机制,常态化入户走访,及时消除误解隔阂,密切邻里关系。 定期组织“中华民族一家亲”结对认亲、互助交友活动,通过日常走访、节日慰问增进信任与亲情。设立社区心理咨询室,为居民提供文化沟通、心理调适等专业服务,帮助适应多元文化环境。 开展“爱眼之光洒草原,白内障筛查关爱老人”公益服务活动,助力提升社区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大力挖掘宣传社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典型,用身边事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使“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深入人心。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保证。社区始终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共建共享美好家园,生动印证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出发点和落脚点。民族工作必须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滨河社区精准聚焦各族群众的急难愁盼和共同关切,谋划推动社区建设与服务提升,切实增强了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坚持全方位互嵌共融是有效路径。促进各民族全方位互嵌式发展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滨河社区以社区治理为抓手,不断创新载体和模式,系统推进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5个维度的深度互嵌,各族群众在互嵌共融的社区治理新格局里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谱写了基层民族事务治理新篇章。

来源:自治区民委政策法规处、呼伦贝尔市民委理论研究和政策法规科

初审:刘婷婷、荆熠林(呼伦贝尔市民委)

复审:杨芳

终审:康宇凤

复核:李志友

编辑制作:内蒙古自治区地方语言文字研究应用中心(内蒙古民族团结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