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岛市市南区总工会)
8月27日,市南区总工会与市南工匠学院—青岛海洋技师学院、青岛二十四中联合开展“扬帆强国梦,深蓝启新程”开学第一课主题活动。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日,将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劳模工匠的奋斗精神和爱国主义的红色基因,通过最生动、最直观的方式深植于青少年心中。
海上实训:以劳动实践淬炼三个精神
(一)聆听工匠宣讲——强国梦想的启航新程。青岛二十四中学生登上实训船舶,在庄严的升旗仪式后,市南区工匠王宾宾进行国旗下的演讲,分享了自己普通学院到从事一线教学和班主任工作10余年,获评第45、46届世界技能大赛山东省选拔赛优秀指导教师、评为山东省技工教育优秀教师的奋斗经历。讲述了在浩瀚大海中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位青少年,勇于担当,不断追求卓越。
(二)航海科技体验——工匠精神的时代传承。“山东省优秀教师”“青岛市技术能手”、工匠学院航海技术专业高亮老师以北斗导航系统与郑和时代的“牵星过洋”技术进行对比作为切入点。为同学们讲解郑和七下西洋,是使用了海道针经(24/48方位指南针导航)结合过洋牵星术(天文导航),白天用指南针导航,夜间则用观看星斗和水罗盘定向的方法保持航向。在介绍我国独立研发的“北斗定位系统”时,同学们激情昂扬,踊跃实践操作先进的北斗导航和电子海图系统。通过古今导航技术对比,生动展现了中国海洋科技从筚路蓝缕到自主创新的辉煌跨越,让同学们感悟中华民族历经千年风雨,始终对“极致精准”这一目标的执着追求。
工匠讲堂:以职业叙事点燃精神火炬
(一)“从水手到船长”——劳模精神的价值共鸣。“我们的足迹遍布全球,每一艘中国船舶都是祖国的流动国土。”“在亚丁湾护航时,五星红旗在舰艉飘扬,我才懂得‘海员’二字承载着国土尊严”,资深船长曲光涛以亲身经历诠释“移动国土守护者”的使命。授课中曲老师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职业生涯,深入浅出地讲解海洋事业与国家安全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们结合抗战胜利80周年历史进行深刻思考。一名学生动容道:“平凡岗位的坚守就是捍卫国家安全的基石,原来擦亮甲板的每一次弯腰,都是为祖国尊严‘镀金’!”
(二)绳结技艺——工匠精神的微观哲学。平结、水手结的编制不仅是技艺传承,更是一堂生命教育课。“绳结必须100%可靠,因为它是风暴中的‘生命线’”,船长严格的标准让学生领悟到,工匠精神是“毫厘之争”的执着,更是“万无一失”的担当。学生们集体完成的“海洋纽带”绳结装置,象征技能与精神的代际传递,一名新生在实训本上写下:“我要像劳模工匠一样,用专业与热爱写下建设海洋强国的青春答案!”。
精神体悟:锚定未来三重坐标
(一)信念之锚——点燃蓝色梦想。“开学第一课”作为市南区总工会推进海洋实践课程进入校园、劳模工匠精神融入课堂系列活动的核心环节,将海洋强国战略具体化为生动可感的职业理想,有效激发青年学生对海洋的深切向往。
(二)能力之舵——提升终身素养。市南区工匠学院是近年来我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平台,青岛海洋技师学院通过多种方式在技能传承、产业发展和劳动者成长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应急反应能力培养,专注力的塑造和强化团队执行力,加强青少年核心素养,将成为学生应对未来任何挑战的“底层操作系统”。
(三)格局之帆——储备青年力量。市南区总工会将持续整合劳模、工匠资源,进一步开发更多元的实践课程,大力弘扬三个精神,构建起长效化的劳动教育与职业启蒙机制,为培养未来建设海洋强省、海洋强国的后备力量,持续贡献工会的智慧和力量。
来源:
市南区职工服务中心宣教部
市南区职工服务中心生产保护部 赵崔红
8月27日,市南区总工会与市南工匠学院—青岛海洋技师学院、青岛二十四中联合开展“扬帆强国梦,深蓝启新程”开学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