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以盛大阅兵仪式
同世界人民一道
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
在这高光时刻
令同济人骄傲的是
受阅部队“民兵方队”中
第12排第16名的一位“00后”女兵
是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5级硕士研究生新生
汪怡同学
曾在本科期间
服役于空军上海基地
这是民兵首次亮相
以纪念抗战胜利
为主题的阅兵活动
“我不是一个人在行进”
“不愧是最美天团”“太帅了,又美又飒”“气势拉满”。 汪怡所在的方队是阅兵场上唯一一个全女兵方队,都是来自全国主要抗日根据地。3日上午,长安街上《分列式进行曲》的激昂旋律响彻云霄,徒步方队里的女民兵,英姿飒爽不让须眉,气势如虹地迈着铿锵正步,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
“当我们身穿崭新的迷彩服,以整齐划一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时,我内心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骄傲和自豪。看到道路两旁欢呼的人群,听到经久不息的掌声和呐喊声,那一刻,仿佛全国人民的目光都聚焦在我们身上。 我不是一个人在行进,我的身后是无数中华儿女跨越时空的期盼与希冀。历史的接力棒,此刻就在我们的手中。我们踏出的每一步,仿佛都是与那些曾为家国奋战的先辈们隔空共鸣。”阅兵仪式后,汪怡激动地表示。
民兵是中国“三结合”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中,广大民兵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谱写了人民战争的不朽篇章。
今年2月,汪怡接到通知后,立即投入阅兵集训,经过层层筛选,最终成功入选。“能参加阅兵,是我一生的荣耀。”从寒风凛冽到烈日酷暑,198天的挑战,汪怡同全国各地的战友们一起,每天训练近10个小时。七八月份的训练,对体能体质是很大的考验,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拧出一矿泉水瓶的水是再正常不过的。她们深知,阅兵就是要让人们看一看,军队的战斗精神行不行,克敌制胜的血性在不在。滴落的汗水,就是挺立的军魂!
“阅兵训练是一场艰苦的硬仗,虽然最开始也会因为排面标不齐感到过挫败,但从未想过放弃,大家都会互相鼓励、不断磨合,很快,我们的头线、腿线、枪线都逐渐达到一致。”她感慨道。
“同舟共济的校训让我深深感动”
今天,汪怡已经踏上回家路。7日是同济大学研究生新生开学报到日,她满怀憧憬地说,“回家后就准备收拾行李啦,后天我就要和家人一起去同济了,正式成为一名新同济人。”
谈到为什么考同济?汪怡笑着说,在上海当兵的那两年,部队离同济很近,每次坐地铁时,都会听到“下一站,同济大学到了”的播报声,感觉很亲切。尤其是在偶然机会看到“同舟共济”校训时,心里就萌生了“想考同济”的心愿。
她深知同济大学是一所历史底蕴深厚的学府圣地。“考研去同济”肯定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家人听说了她的想法后,十分支持:“大胆去试,一次考不上就考两次。”在不懈地努力奋斗下,汪怡顺利通过考研初试。
“准备复试是压力最大的时候”,汪怡抓紧一切时间复习,晚上一回到宿舍,就开始回顾专业知识要点,休息间隙都能看到她学习的身影。“因为努力,才有希望!”汪怡把这句话写在了自己的书桌前。很快,在阅兵集训时,汪怡收到了梦寐以求的录取通知书,同队的战友和教练员还准备了花束和小惊喜为她庆祝。
说起女儿,汪怡父母说得最多的一个词是“自豪”,另一个词则是“成长”。“她一直都很懂事、自律,吃苦耐劳,生活学习上都不用我们担心。我们看她为了考研付出了很多,能考上同济真心不容易,祝贺她!”
汪怡在微信平台的留言截图↑
阅兵式结束后,汪怡即将迎来一个全新的篇章,投入到研究生的学业中。她说,会永葆军人的初心和使命,在同济的校园里,学习更前沿的知识,武装自己,用实际行动为科技强军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党委宣传部
研究生院
图片:本人供图
文字/责编:聂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