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半糖可乐
近日,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GB/T 46016—2025)(以下简称《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根据学生身体发育特点,从设计、生产、检验、使用全流程作出规定。不少受访者认为,此次国标发布,有望对市场上种类繁多的“午休躺睡”课桌椅起到规范和引导作用。
资料图。图文无关。
趴在桌子上睡觉,是一种非常不健康不舒服的休息方式,尤其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伏案趴睡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很多医学专业人士认为,趴桌子睡觉看似方便、节约时间,但是容易引发颈椎腰椎损伤、血液循环受阻、神经压迫等问题;趴睡还会导致眼压升高,不利于保护孩子们的用眼卫生。
可以说,家长和孩子都苦趴睡久矣,但是又几乎没有什么选择的空间。此前曾有媒体报道,长沙有家长因为孩子趴在课桌上午休后总是手臂麻木、颈部酸痛,不得不将孩子送到学校旁边的午托班,为此每学期得支付8400元。
前两天,广东一学校午休室住近百人,引发关注。学校为了方便一年级新生午休,把一间活动室改为午休室,一个铺位挤3个人,虽然孩子不用趴桌睡,但安全隐患不少。
也有人大代表关注这个问题,建议采取措施让孩子们有躺睡的条件。这次午休课桌椅新国标出台,让不少家长期待,教育部门借此把中小学生“躺睡”作为一项硬件建设工程,统一推广实施。
愿望是美好的,不过大部分学校要用上能躺睡的新课桌椅,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
首先是需要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相比普通课桌椅,这种可以调节座椅靠背、一秒就能实现躺睡自由的课桌椅价格更贵,若集中更换,对于地方财政来说可能是不小的负担。
这两年有不少地方给学校更换了可躺式课桌椅,但是大部分都是杭州、广州、深圳这些经济发达的地方。比如近日媒体报道,杭州拱墅区在新学期为全区55所学校配备了可躺式课桌椅、躺睡垫等,共计3.5万套,一共花了1020万元。显然不是所有地方都具备这样的财力。
就算舍得花这笔钱,也得考虑教室空间问题。很多地方的中小学教室本来就不大,按照新国标的要求,椅子展开成躺姿时整体长度不少于1050mm。一个班四十多个人,若都换成这种椅子,还要留出通道,对很多原本就不宽敞的教室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除非降低班额,但师资和教室配置又是个问题。
资料图。图文无关。
其实,新国标只是一个指导性标准,产品是否真的符合人体生理特点,包括材质、产品设计等是否科学,一些人存疑。
比如有人拿办公室午休办公两用椅的材质、设计进行比较,认为学生躺在硬邦邦的午休椅上,很难会觉得舒服。从一些地方的宣传图片来看,有的厂家可能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椅子头部等部位加了海绵等材质的软垫。出发点是好的,但这让一些家长担心,海绵等制品往往是甲醛超标大户,一些无良厂家说不定会为了压缩成本使用劣质产品。到时孩子午休是舒服了,但是教室里多了一个“甲醛扩散剂”,更让人闹心。
当然,有的家长不会有上面的担忧,因为除了少数城市,大部分地方暂时未见把更换座椅提上日程表,此次发布的新国标也只是推荐性标准,不会强制执行。不管喜不喜欢,绝大部分中小学生可能还是得继续趴在课桌上午休。
就算集体更换座椅任重而道远,相关部门至少应该正视学生趴睡的坏处,不能对民生痛点视而不见。或者是逐年加大投入,按照新国标分阶段、分批次更换课桌椅,或者是因“校”制宜采取合理的解决办法,让“趴睡”逐渐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