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刚刚结束四天访华行程,乘专机离开北京,俄罗斯那边立马就放出个重磅消息 —— 要和咱们签远东国际超前发展区的政府间协议。要是有人觉得这就是次普通的双边合作,那只能说他对眼下的国际局势还跟摸不着门儿似的,太外行了。这个时间点、这种级别,藏着的信号可比普京送别时拍肩膀那下子,更透着股 “铁哥们儿” 的意思。
这场重礼来的很不寻常。普京访华期间,双方没有狂刷文件数量,也没有大肆宣传经济数据,倒是在外交礼仪和亲密氛围上做足了文章。普京本人用“积极”来形容此行成果,中方高官亲自到机场送别,镜头里握手加拍肩的动作,足以让外媒分析师们忙活一整天。可没想到,比这更让西方心跳加速的,是俄罗斯刚走就宣布推进对华的远东开发合作,还直接官宣明年初签协议,这么快的动作,显然是早有预兆。
可别小瞧这份协议,俄罗斯这次玩的是 “政府间” 模式。说白了就是,不是哪个企业或者部门私下拉关系搞项目,而是两国政府直接站台撑腰,这政治分量和执行力度,可比普通商业合同高到哪儿去了。俄方还说,这是 “首批这类协议之一”,后面还有一连串动作,明摆着是想和咱们中国深度绑定在一块儿。
大家都知道,俄罗斯被西方制裁这么久,早就喘不过气了,外资跑得比谁都快,经济压力一直跟影子似的甩不掉。这时候主动对咱们敞开大门,还给出 10 年免企业所得税、“数据隐身” 这类诱人条件,一边帮中国资本躲开西方的追查,一边让企业多赚钱,这真是为了招商引资拼了老命了。
不过话说回来,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基础设施短板太突出,黑瞎子岛没有铁路,靠公路和航运,工业用地稀缺,连水电网都没法保证,想搞高科技产业还是得慢慢来。更麻烦的是,俄乌冲突让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失,2022年劳动力人口直接减少200万,现在企业工资涨了三成还招不到人。你要问我,这样的环境能不能承接中国大规模产业转移?短期内不现实,长期看,靠中俄双方在基建、技术、培训上的深度协同,倒确实有机会。
只要肯下功夫打造能源深加工、农业开发、物流枢纽等示范项目,慢慢“做活几个眼”,盘活一片区域也不是难事。这些年俄罗斯吸引外资的办法没少想,但这次对咱们中国 “开绿灯”,明显带着 “抱团过冬” 的意思。西方撤资后,俄罗斯缺咱们的资金、设备、技术,甚至管理经验,简直是雪中送炭。俄罗斯肯让利,咱们中国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个机会,过了这村可没这店了。
只要远东开发区能提供安全稳定的营商环境,长期来看,咱们中国企业在这儿不仅能拿到资源、打开市场、享受政策红利,还能避开西方制裁的坑。谁说制裁是单方面的?中俄联手,“你制裁你的,我赚我的钱”,这才叫实在,管用!但有意思的是,欧盟那边就有人坐不住了。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负责人卡拉斯,看到中国九三阅兵和普京访华的高调场面,直接在布鲁塞尔公开“破防”:“当西方领导人还在会晤,中俄朝伊已经在快速形成新的世界秩序。”
卡拉斯这番话,既有对中俄“抱团取暖”的不满,也有对欧盟自身战略失语的焦虑。她还说了句让人忍俊不禁的话:“欧洲不会缺席,必须担当主角,但能不能担当主角,取决于我们的意愿。”这话说得多像“自我安慰”,你想当主角,人家让你上台吗?再看欧盟内部,表面上看着挺团结,其实早就分成好几派了,各有各的小算盘。斯洛伐克总理菲佐是唯一出席北京纪念活动的欧盟领导人,还当众吐槽欧盟 “跟井底之蛙似的,看不见外面的世界多大”。
中俄关系已经进入新时代,九三阅兵和远东开发协议两大动作,既是对外部压力的有力回应,也为世界多极化注入了实质性动力。中国靠实力说话,俄罗斯以行动表态,欧盟还在自我纠结。这场全球力量重构的博弈,谁是棋手,谁是棋子,谁在喊口号,谁在下真棋,谁能笑到最后,大家心里都明白。接下来,新闻还会继续飞,棋局还会继续下,谁会是下一个出其不意的主角,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