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沈阳9月7日电(焦若涵)9月6日,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平行活动数智融合驱动能源转型发展交流活动于沈阳举办。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石油分公司代表、党委书记李宁在题为“中国石化助力辽宁发展氢能产业”的主旨演讲时表示,辽宁在氢能产业领域具备先天优势,中国石化作为氢能应用现代产业链链长单位,正主动融入地方发展大势,引领传统产业提档升级与绿色低碳转型。
“氢能被誉为21世纪终极能源,全球已有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公布了氢能的发展战略,预计2025年国内产业规模将超过万亿。”李宁表示,为积极落实实现“双碳”目标和辽宁省委省政府向“绿”转型的现实需要,中国石化与辽宁省委达成在新能源领域持续深化合作的共识。
坐拥五大独特优势 深耕氢能产业发展
李宁强调,目前,辽宁在氢能产业领域具备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为产业落地与壮大奠定坚实基础。
其一,氢能资源丰富。省内石化、钢铁企业众多,风光资源禀赋优越,绿氢项目已投产约2万吨/年,规划绿氢规模超40万吨/年,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了从灰氢、蓝氢到绿氢的稳定资源基础。
其二,制造业基础雄厚。氢能产业链较长,涉及到能源、化工、交通、装备制造等多个行业,辽宁省制造业与氢能各分支产业高度契合,能够提供基础性装备制造支撑。
其三,科研资源富集。辽宁目前已拥有114所高校及多家中科院驻辽科研单位,结合相对完备的工业基础,具备良好的产学研一体化产业发展能力和巨大潜力。
其四,应用场景广阔。辽宁省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东北亚经济圈核心地带,在交通运输、石油炼化、船舶加注、工业制造方面氢能应用的市场前景广阔。
其五,政府引领主导。高规格发布省级氢能产业规划,上下游基础设施布局较早且相对完备,培育引入氢能车辆生产企业,特别是大连市成功入选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城市,具备发展氢能产业的基础和实力。
深度赋能 践行氢能产业国家队担当
“中国石化作为世界第一大炼油公司、第二大化工公司,是全国最大的氢气生产和利用企业。”对此,李宁指出,作为氢能应用现代产业链链长单位,中国石化始终以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为目标,遵循“加氢引领、绿氢示范、双轮驱动、助力减碳”的思路,聚焦氢能交通、绿氢炼化两大领域,推出以下关键举措:
第一,积极稳妥布局加氢站网络。依托“国家有布局、市场有需求、发展有效益、战略有协同”的原则,累计布局加氢站数量超过140座,成为全球建设和运营加氢站最多的公司。与此同时,积极推动氢车通行免高速费政策落地,助力大连市入选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城市。
第二,统筹建设燃料电池供氢中心。依托炼厂建设提纯装置,在燕山石化、广州石化等11家企业布局供氢中心,供氢总能力达到2.4万Nm³/h(约1.8万吨/年),搭配加氢站共同保障氢气资源的稳定供给。
第三,多模式探索降低制氢成本。探索站内制氢、高压运氢及微网输氢新模式,在广西南宁建成氨分解制氢加氢一体站,浙江、四川等投营微管道输氢加氢示范站,重庆市开展的50Mpa储氢井示范站,以及辽宁大连盛港站内甲醇制氢加氢综合加能站均有效降低了制氢和输氢成本。
第四,开展绿氢炼化示范项目建设。中国石化新疆库车2万吨/年绿电制绿氢示范工程于2022年6月底全面运行,生产的绿氢就近管输供应塔河炼化替代天然气制氢,每年可减少天然气用量约6万吨,目前仍保持稳定运行。
第五,持续开展前瞻性科学研究。依托中国石化科研力量,承担多项国务院国资委和国家科技部“氢能技术”重点研发计划,在电解水制氢成套设备、催化剂、膜电极、固态存氢等方面开展理论研究,不断以科技进步降低用氢成本,提高用氢效率。
李宁最后强调,氢能凭借其“清洁环保、高热值、资源丰富、应用灵活性、储能潜力”五大优势,已然成为全球关注的新的经济增长极。中国石化辽宁石油分公司将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深化央地协作,加大投资力度,推动新项目落地,产学研一体化推进打造辽宁氢能产业新质生产力,为打好打赢新时代“辽沈战役”贡献力量。
数智融合驱动能源转型发展交流活动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主办,中国经济信息社辽宁分公司、新华财经承办。活动深度探讨数智技术驱动能源系统全链条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范式变革,为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