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被进一步反垄断调查,意味着什么?

市场监管总局已认定英伟达属于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进一步调查阶段将评估竞争损害,拟订行政处罚方案

文|《财经》研究员 郭丽琴

编辑|朱弢

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下称“市场监管总局”)对英伟达公司立案调查九个月后,宣布将对该公司展开进一步调查。

9月15日下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告称,近日,经初步调查,英伟达公司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下称《反垄断法》)和《市场监管总局关于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英伟达公司收购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案反垄断审查决定的公告》(下称《附条件批准公告》),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决定对其实施进一步调查。

英伟达被进一步反垄断调查,意味着什么?

(来源:市场监管总局官网)

消息公布后,英伟达股价在美股盘前交易中下跌2.1%,截至发稿前,一度跌超1.74%。

一位熟悉该案件进展的人士对《财经》指出,最新公告表明,市场监管总局已经认定英伟达属于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进一步调查阶段将评估竞争损害,拟订行政处罚方案。

据了解,本次公告依据为2023年4月15日开始施行的《经营者集中审查规定》,其中对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进行的调查作出具体规定。属于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的,市场监管总局应当作出实施进一步调查的决定,并书面通知被调查的经营者,经营者应当停止违法行为。

市场监管总局决定实施进一步调查的,被调查的经营者应当自收到市场监管总局书面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市场监管总局提交相关文件、资料。市场监管总局应当自收到被调查的经营者提交的文件、资料之日起120日内,完成进一步调查。在进一步调查阶段,市场监管总局应当按照《反垄断法》及本规定,对被调查的交易是否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进行评估。

《财经》就该反垄断调查进展询问英伟达,截至发稿前,未获回复。

一位不愿具名的反垄断业内人士称,根据公布的信息,此次的“进一步调查”应该依然是对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案件进行违反承诺义务的调查,这也是首次公开的有关违反承诺义务的调查。

此前的2024年12月9日晚间,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告称,因英伟达公司涉嫌违反《反垄断法》)及《附条件批准公告》,依法对英伟达公司开展立案调查。此后,英伟达中国曾向《财经》回应称,“英伟达凭借实力取胜,这反映在我们的基准测试结果和对客户的价值上,客户可以选择任何最适合他们的解决方案。我们努力在每个地区提供最好的产品,并在我们开展业务的任何地方履行我们的承诺。我们很乐意回答监管机构对我们业务的任何问题”(详见:)。

2019年3月10日,英伟达拟收购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迈络思”)全部股份。收购完成后,迈络思成为英伟达的全资子公司。由于英伟达和迈络思均在全球具有垄断地位,该并购案对全球市场有潜在影响,因此这一交易随后经过了美国、欧盟、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市场监管部门的批准。

其中,2020年4月16日,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决定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此项经营者集中。要求英伟达、迈络思和集中后实体在收购交易完成后六年内,履行七项义务,包括依据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向中国市场继续供应英伟达GPU加速器、迈络思高速网络互联设备和相关软件、配件。根据《附条件批准公告公告》,申报方如未履行上述义务,市场监管总局将根据《反垄断法》作出处理(详见:)。

今年7月中旬,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抵达中国。公开信息显示,7月14日,黄仁勋会见了小米创始人雷军,随后参加了7月16日开幕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用中文发表演讲,并接受媒体访问。这是他2025年第三次到访中国,前两次分别是1月和4月。

当时,《财经》曾询问英伟达是否与市场监管总局等中国监管机构就反垄断调查进展进行沟通,但截至发稿前,也未获回复。

中国法律对于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行为的处罚严厉。《反垄断法》规定,经营者违法实施集中,且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责令其停止实施集中、限期处分股份或者资产、限期转让营业以及采取其他必要措施恢复到集中前的状态,处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不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处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3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试行)》(下称《基准》)。 其中规定的“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涵盖了“经营者违反附加限制性条件审查决定的”的情形,即未能执行附加限制性条件的获批经营者集中案例(详见:)。《基准》同时规定,对于恶意违法行为和特别恶劣的违法行为,可依据法律规定的罚款数额的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具体罚款数额,即最高可处上一年度销售额50%的罚款。

责编 | 张雨菲

封图来源 | 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