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保命”黑科技出炉:800斤电池组可在0.1秒内弹射至15米外,防止起火爆炸!网友调侃:死道友不死贫道!

视频截图:新能源汽车“电池弹射”黑科技

本文综合大河网、第一财经、解放日报“微观上海”等

当一辆疾驰的新能源车突然弹射出400公斤重的电池包,你猜会发生什么?是乘客绝境逃生,还是路人无辜躺枪?

近日,一项号称新能源汽车“保命”黑科技的电池弹射技术引发全网争议——有人拍手叫绝,有人怒斥“缺德”。目前来看,这项新技术引发的安全、伦理、法律问题要远大于其潜在益处。

1

新能源汽车“保命”黑科技:能在0.1秒内将400公斤电池组弹射15米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一段关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在热失控时可以弹出的视频在网络热传。

据大河网报道,9月19日,中国汽车碰撞维修技术研究中心与均胜电子联合发布一项“电池弹射技术”,试图用最决绝的方式破解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安全难题。

据悉,这项被研发团队称为“终极防护”的技术,采用军用级的爆燃推进装置,能在热失控时,在100毫秒(0.1秒)内将400公斤重的电池组抛射至15米外,实现车电分离。

项目负责人表示,该系统借鉴了航空发动机逃逸系统的设计理念,当传感器检测到电池温度骤升、电压异常时,会在千分之一秒内做出决策。

据介绍,这个方法不仅能保证司机和乘客的人身安全,也能避免烧坏车子,还保障了维修过程的安全,这样修理工就不用冒着生命危险拆电池了。

据悉,该技术尚处验证阶段。

2

网友调侃:死道友不死贫道 把灾难弹射给别人

专家:电池冲击力相当于轿车以80公里时速追尾 有严重安全隐患

一直以来,新能源车电池如何防止起火,一直都是公众十分关注的问题。毕竟电池一着火,除了让它烧完以外基本无解。所以,这项“保命”黑科技曝光后迅速在网络发酵,引发网友热议,绝大多数网友认为这项技术尚停留在“死道友不死贫道”的阶段。其潜在的安全问题,在业内也掀起了远超预期的争议。

比如,有网友调侃说,这项电池弹射技术,就是把“活命留给自己,把灾难弹射给别人”,“死道友不死贫道”,“随机送一名道友飞升”,“随机收取一名幸运路人”,“这技术完美解决了旁边油车不会起火的问题。”“以后开斗气车,一言不合就弹射电池。”

也有网友认真分析说,“这什么鬼逻辑?电池自燃一般是因为遭受巨大撞击后严重变形或被车辆配件刺穿,这样的话,这种弹射基本不会起到作用!”

不过,也有网友对此持乐观态度,因为在试验现场,有多个主机厂的工程师一起参与了如何优化该技术的讨论。假如这个技术真的实装到车上,一定会用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检测周边环境,确认安全再弹出。

新能源汽车“保命”黑科技出炉:800斤电池组可在0.1秒内弹射至15米外,防止起火爆炸!网友调侃:死道友不死贫道!

网络图片

同时,相关专家也对该技术持谨慎态度,以当前演示的弹出初速度计算,电池脱离时的冲击力相当于一辆1.5吨轿车以80公里时速追尾。如果在城市拥堵路段突然弹射,可能会产生严重安全后果,对周边车辆和行人造成严重伤害。“电车行驶时电池弹出去,万一砸到其他车,就足以引起严重的交通事故,这简直就是往别人身上丢炸药包。”

3

涉事上市公司撇清关系:与我无关!

上述“电池弹射”视频在网络热传后,被指为联合发布方的上市公司均胜电子今日(9月22日)回复媒体称,他们与“中国碰撞维修技术中心”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合作开发协议。

知情人士表示,“中国碰撞维修技术中心”属于麦特集团,后者旗下拥有威力狮(welion)、奔腾(BANTAM)、MAXIMA等自主品牌。

天眼查显示,“中国碰撞维修技术中心”并无工商备案信息。

麦特集团官网显示,该集团成立于1992年,主要做汽车后市场相关业务。记者于9月22日午间拨打了公司官网的电话,其中,位于中国烟台的中国总部电话无人接听,北京分公司的三个号码均为空号。

目前来看,电池弹射技术在工程实现上或许有一定基础,但其引发的安全、伦理、法律问题目前远大于其潜在益处。真正解决新能源汽车热失控难题,行业共识仍是“让电池本身不起火”,而不是“把火扔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