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白波
“时机已到,我们不能再等待。我们希望两个国家能在和平与安全中共存。”22日在联合国总部举行的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和落实“两国方案”高级别国际会议上,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
21日到22日两天,已有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葡萄牙、法国、安道尔、比利时、卢森堡、马耳他、摩纳哥等多国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至此,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只有美国尚未承认巴勒斯坦国。
不过,在巴以冲突延续近两年、加沙几乎被摧毁、超过6.5万人死亡之后,英法等国迟来的承认,还有意义吗?
对以一意孤行和国内强烈民意的回应
英法两国早在2024年上半年就公开放风将承认巴勒斯坦国,但当时率先付诸行动的欧洲国家是西班牙、爱尔兰和挪威。
英法等国为何此时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研究员邹志强说,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近两年,人道主义灾难持续,英法等国的民意越来越要求政府能够有所行动。而以色列不但一意孤行,还完全否认巴勒斯坦国的前景,英法等国也无法通过美国影响以色列。他们选择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时间点,有利于凸显自身对联合国宪章、国际法和国际规则的尊重,抢占道德高地。
“以色列已将扩张之手伸向全部巴勒斯坦人所在的地区,致使国际社会解决巴以问题的‘两国方案’遭受严重伤害,巴勒斯坦建国的领土根基被以色列强行抽空。”陕西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玮说,英法等国发起支持巴勒斯坦行动,一方面要对自身继承的“文明价值”有所承担,另一方面也要顾及国内强烈呼声。
“亡羊补牢,犹未迟也”
法国、安道尔和比利时等国22日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之后,联合国193个会员国已有157国承认巴勒斯坦国。
在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和落实“两国方案”高级别国际会议上的视频讲话中,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呼吁尚未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家效仿法国,支持巴勒斯坦正式成为联合国会员国。他呼吁以色列立即坐到谈判桌前,结束流血冲突,实现公正全面的和平。
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已造成超过6.5万名巴勒斯坦人死亡、16万余人受伤。联合国巴勒斯坦被占领土独立国际调查委员会近日发布报告,认定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犯下种族灭绝罪行。
“此前世界上已有140多个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英、法、加、澳等国的承认确实比较晚。这是由于西方国家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对与以色列关系的考虑。”邹志强说,在推动国际社会以“两国方案”为基础共同努力解决巴以问题,实现巴勒斯坦完全独立建国的目标之前,巴勒斯坦国在任何时候得到这些国家的承认都不算晚。
“这一批集中承认,可以说是‘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李玮说。
政治外交意义大于现实意义
针对巴勒斯坦国的“承认潮”,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放言,以色列决心实现所有战争目标,目标不仅限于加沙。他指责承认巴勒斯坦的国家正为“恐怖主义”提供奖励,称约旦河西岸“不会有巴勒斯坦国”。
李玮对本报记者说,英法等国集中承认巴勒斯坦国是对巴勒斯坦人民重要的道义声援,也加强了国际法理在巴以问题上得以持续应用的基础。但巴以问题长期被限制在现实主义强权政治的逻辑与实践中,以色列在实力上具有单方面的压倒性优势,巴勒斯坦得不到外界的有效支持,巴以冲突的实际状况难以获得改善,英法等国的承认并不会改变巴以冲突现状。
邹志强说,英法等国的承认加大了以色列的外交压力,有利于加强国际社会以“两国方案”为基础来解决巴以问题的共同努力。但多年来欧洲国家在巴以问题上发挥的作用在下降,已经边缘化,能够发挥影响力的渠道和手段日益减少,因此他们始终无法对以色列和美国产生有效影响。对巴勒斯坦国的承认在外交和政治方面具有显著意义,但对当前巴以冲突停火、巴勒斯坦建国和“两国方案”实现的作用比较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