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站在联合国大会的讲台上,毫不客气地直指北约的野心——这个军事集团已经不满足于在欧洲呼风唤雨,现在正把触角伸向亚太地区,企图将整个欧亚大陆都纳入其军事包围圈。
(拉夫罗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指责北约对全欧亚国家构成军事威胁)
1、北约一到,灾祸便来
拉夫罗夫的发言可谓一针见血。他说北约嫌欧洲太"拥挤",所以要向亚太"渗透"。这话说得太形象了!更令人警惕的是,北约还给自己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说什么"欧洲-大西洋和印太地区安全不可分割"。这分明就是为扩张找借口,想把整个欧亚大陆都变成它的势力范围。
这位俄罗斯外长还提出了一个极具前瞻性的构想:建立覆盖所有欧亚国家的"平等且不可分割的安全"架构。这个提议直指当前国际安全体系的核心问题——由少数国家主导的安全秩序已经过时了。拉夫罗夫特别点名了上合组织、独联体、东盟等区域性组织,暗示这些机制才是未来欧亚安全的新希望。
最引人深思的是拉夫罗夫那句掷地有声的警告:"北约一到,灾祸便来"。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基于历史经验的总结。
(北约所到之处,皆是动荡)
从巴尔干到中东,从阿富汗到乌克兰,北约所到之处,无不留下动荡与混乱。现在它要把这套模式复制到亚太,这怎能不让人警惕?
2、“北约”的身份,让欧洲多国苦不堪言
北约最近可真是忙得不亦乐乎!这个军事集团一边在欧洲耀武扬威,一边又迫不及待地把爪子伸向亚太。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他们居然高调宣布所有成员国今年内都要完成军费开支占GDP2%的目标。
说起来,这个2%的军费目标简直就是个"政治秀"。早在2006年北约防长会议上就定下了这个目标,结果八年过去了,欧洲各国的军费不仅没涨,有的国家反而还在削减。直到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北约才在威尔士峰会上重新确认这个目标,还给了十年缓冲期。可即便如此,在俄乌冲突爆发前,整个欧洲也只有6个国家达标。
(德国经济负担加重,默茨政府面临巨大挑战)
现在倒好,俄乌冲突一爆发,欧洲各国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疯狂增加军费。德国上一届政府就因为在国防开支重压下财政政策左支右绌而闹得不可开交。新上任的默茨政府虽然突破了"债务刹车"的限制,但预计到2029年仍有高达1720亿欧元的预算缺口。
默茨最近暗示"福利国家"模式难以为继,这不就是明摆着要削减老百姓的福利来填军费这个无底洞吗?
3、掏心掏肺,换来的是更好的被拿捏
欧洲现在可谓是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两难境地,一边是俄乌冲突带来的安全压力,逼着各国不得不大把撒钱扩充军备;另一边却是民众对福利削减的强烈抗议,这简直是把欧洲各国政府架在火上烤。
(欧盟为俄乌冲突付出了巨大代价,却依旧遭到美国“排挤”)
说起来真是讽刺,欧洲这些年为了配合美国的战略,可谓是掏心掏肺。但结果呢?欧盟虽然为俄乌冲突承担了高额成本、付出了巨大牺牲,却落得个"安全依赖、经济失血、内部分裂、政治边缘化"的尴尬处境。
最要命的是,美欧关系的裂痕正在不断扩大。华盛顿的"美国优先"政策和"交易主义"彻底打破了美欧"共同安全和价值利益"的幻想。俄乌冲突反而成了美国加强对欧洲控制的绝佳机会——通过让欧盟在安全上依赖美国承诺、在经济上绑定美国市场,彻底削弱欧盟"战略自主"的根基。
现在的欧洲就像是被绑在美国战车上的人质,既要掏钱给美国买武器,又要承受制裁俄罗斯带来的经济损失,最后还要被美国指责不够卖力。这出戏码,真是让人看得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