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省广东,最近多地镇街撤并。

今年9月以来,广东汕尾、揭阳、肇庆三地相继发布镇街撤并征求意见稿或公告。

比如9月10日,肇庆市封开县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了《封开县部分行政区划变更的方案 (征求意见稿)》,提出拟将平凤镇、江川镇合并设立新平凤镇。9月9日,揭阳榕城区宣布撤销中山街道和西马街道,合并设立进贤门街道。此外,9月2日,汕尾市也发布了区划变更征求意见稿,提出拟撤销东洲街道,将东洲街道湖东村并入田墘街道,东洲街道其余区域并入遮浪街道。

这个经济大省,为何多地镇街撤并?

汕尾城区城市风光 图/图虫创意

不止这三地,今年以来,广东的惠州也已经完成了部分镇街撤并的工作。有业内专家认为,镇街合并是破解县域经济短板的重要工具。

多地镇街撤并

最近提出镇街撤并的相关县市,都有着自己相对特殊的情况。不过,提升效率是其共同追求。

比如,根据肇庆市封开县最新发布的关于《封开县部分行政区划变更的方案(征求意见稿)》的政策解读,当地对于为什么将平凤镇、江川镇合并,主要解释是要“节约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整合资源、优化城镇布局。优势互补、壮大产业发展”。

这个经济大省,为何多地镇街撤并?

肇庆封开城市风光 图/视觉中国

据了解,封开县目前辖15个镇,总面积2723平方公里。2024年,全县常住人口37.3万人,户籍人口51.8万人。具体到平凤镇和江川镇,根据当地官方公布的最新数据,两地的面积分别为111.93平方公里和120.08平方公里。人口方面,平凤镇2024年户籍人口为2.2万人,常住人口1.43万人;江川镇2024年户籍人口1.25万人,常住人口0.55万人。

值得关注的是,两地常住人口数量均远小于户籍人口数量。

而在今年3月,肇庆代管的另一个县级市四会市,也推出了类似方案。根据《四会市部分行政区划变更的方案(征求意见稿)》,当地将地豆镇、罗源镇合并为新行政镇。

根据《四会市部分行政区划变更的方案(征求意见稿)》,地豆镇面积90.90平方公里,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镇常住人口1.39万人;2024年,户籍人口2.86万人。罗源镇面积26.23平方公里,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镇常住人口0.57万人;2024年,户籍人口0.88万人。

同样,这两镇的常住人口也远小于户籍人口。当地在相关文件中也指出,“罗源镇全镇户籍人口0.88万人,地小人少,与地豆镇合并后可以节约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有业内专家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现在行政区划的调整,与当地常住人口息息相关,特别是在乡镇一级,如果常住人口不断流失,户籍人口远大于常住人口,邻近乡镇合并,能够更好利用和节约行政资源。他说:“比如肇庆,虽然属于珠三角城市,但在整个珠三角区域GDP总量等关键数据排名靠后,周边经济发展更好的城市对其人口吸引力更强。”

事实上,小城镇人口流失的议题最近也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近日,《国家治理》杂志2025年第17期刊发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的署名文章《稳步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效》。该文指出:“部分小城镇人口流失,是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显著表现之一。”

合并与产业能力整合

除了提升行政效率,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广东此轮的镇街撤并的契机,同样在于促进产业发展。

“镇街撤并长期存在,最近相对密集,可能与当下时间节点相关。目前‘十四五’即将结束,‘十五五’要开始,很多地方希望在‘十五五’开启之前,总结‘十四五’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而开启发展新通道。”国家高端智库CDI资深研究员宋丁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在他看来,部分城市的镇街撤并,从产业发展角度考量的比重较大。

比如,今年9月初,广东汕尾市发布的《汕尾市城区部分行政区划变更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显示,此次行政区划变更具体内容是撤销东洲街道,将东洲街道湖东村并入田墘街道,东洲街道其余区域并入遮浪街道。

这个经济大省,为何多地镇街撤并?

汕尾城区红海湾田墘航拍 图/图虫创意

据了解,此前田墘街道地处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北部,遮浪街道地处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南部,东洲街道则地处红海湾经济开发区中部。

而当地之所以将东洲街道一分为二,也是从红海湾经济开发区角度考量。

根据《意见稿》,在临港产业方面,当地布局的“汕尾新港区临港产业园”覆盖东洲、遮浪。东洲已落户或在建的中储粮、天润等项目多集中于红海湾发电厂附近,遮浪已落户的项目多集中于红海湾发电厂对岸的施公寮半岛。在行政区划调整之后,更利于两个街道整合资源。

在滨海旅游业方面,东洲致力于打造滨海旅游拓展区,与作为滨海旅游核心区的遮浪在发展定位上高度契合、相辅相成,东洲东一村至东四村因与遮浪南北相邻,正逐步成为遮浪旅游核心区的交通缓冲区、旅游服务配套区。在海洋养殖产业方面,根据《汕尾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24—2030年》,遮浪全域是禁养区,田墘、东洲是限养区,红海湾经济开发区的养殖区域集中在田墘三湖片区、东洲湖东片区,湖东村与田墘在养殖产业方面高度契合。

而在其他镇街撤并中,促进产业发展的逻辑类似。比如惠州博罗县宣布撤销长宁镇与福田镇,合并设立新的长宁镇,旨在推动“环南昆山—罗浮山”区域的高标准规划与建设。

在宋丁看来,这些镇街撤并,总体上是通过资源整合和区域整合,促进经济一体化发展,进而促进经济整体的发展。

大镇崛起?

事实上,近些年来,全国镇街撤并的现象并不少见。

早在2001年,国家明确提出要有序撤并规模偏小、布局不合理的乡镇,并出台《关于乡镇调整工作的指导性意见》,推动各地将一批小乡镇并入邻近大镇或中心镇。此后全国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始不断调整相关行政区划。

从2001年开始,广东启动了全省乡镇撤并工作,明确提出在全省撤并15%的乡镇,对规模较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乡镇进行结构性优化。2001至2006年间,全省共撤并乡镇445个,占原有乡镇总数的28.02%。

到了2022年12月8日,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该决定,正式部署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简称“百千万工程”)。

在宋丁看来,广东最近几年的镇街撤并,与省内推出的“百千万工程”息息相关,因为镇域经济的发展与振兴是该工程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在广东省内,通过镇街撤并等措施,也培育出部分经济实力较强的镇域经济体。比如2021年,中山市也作出了撤销小榄、东升镇,合并设立新的小榄镇的决定。2024年,小榄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6.4亿元,同比增长5.7%,连续两年贡献度位居中山市首位,蝉联全国镇域经济500强第17位。

而狮山镇的例子更具典型性。佛山市南海区的狮山镇,在2005年1月由原狮山街道、小塘镇、松岗镇、官窑镇合并而成,这使其经济体量跃居南海区首位。2013年3月,罗村街道及大沥镇5个社区又划入其中,使其总面积扩展至336平方公里,成为当时广东省面积最大的镇。

通过多轮合并,狮山镇有效整合了土地与空间资源。2017年,该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成为全国首个“千亿大镇”。此后,“千亿镇”开始越来越多受到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