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万大军扑向前线,特朗普眼看形势不妙,紧急为乌克兰撑腰。没想到,这反让泽连斯基底气大增,直接硬气地对俄罗斯喊了句话。
他说,任何地方都能谈判,唯独莫斯科不行。
言外之意很明显,普京想谈判,那就亲自来基辅!事实上,这番外交方面的较量,背后还有很多谜团亟待揭开。
(普京称,已经集结70万人在前线作战,很明显,俄军一直在为最终谈判争取更多筹码)
关于俄乌总统的会晤,早在美俄谈判前就已经引起热议,而到底要在哪里进行会晤,也成为两方争论不下的大难题。
9月初的时候,俄罗斯总统普京就发出邀请称,“如果泽连斯基准备好,那就让他来莫斯科吧”,泽连斯基却相当不满,直接指责道,“我的国家每天都在被导弹袭击,所以我不能前往莫斯科。”
首先我们能够看到,俄乌其实都不反对总统会晤,但具体要进行哪些准备,这不好说,目前唯一能知道的是,俄罗斯正加大前线攻势,为后续谈判争取更多筹码。
数据显示,目前在俄乌冲突前线作战的俄军兵力已经超过70万人,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俄军现役总兵力约130万的半数以上的人,都涌入前线阵地作战。
比如顿巴斯、哈尔科夫等关键地带,俄军形成三线合围态势,试图切断乌军补给线并压缩其机动空间。更引人注目的是,俄军已多次使用高超音速导弹打击北约军火列车等后勤目标,旨在削弱乌军的持续作战能力,更浅显地说,俄军在用行动,将乌克兰先“逼”上谈判桌。
(特朗普强调,将支持乌克兰赢回全部土地,同时还声称俄罗斯只是“纸老虎”)
根据战场变化数据,自去年5月以来,俄罗斯每月占领领土面积在170至215平方英里之间。乌克兰指挥官承认,在兵力和火力上始终处于落后状态。
这种以军事压力促外交谈判的策略,体现了俄罗斯一贯的外交思维。然而,在最近一段时间里,这种施压效果却正在减弱。
原因是特朗普态度180度反转。他在联合国大会期间突然变卦,公开强调“支持乌克兰能”收复全部失地”。他还补充道,俄罗斯“一直在漫无目的地战斗”,甚至称俄罗斯可能是一只“纸老虎”。
欧洲则私下开始“两条腿走路”——一边依赖美国,一边独立对俄罗斯施压。马克龙在与特朗普会面时就曾坦言:“考虑到俄罗斯经济的困境,如果我们全力支持乌克兰,这是一个机会。”
可以说,从严厉斥责泽连斯基,到称普京“真的让我失望了”,再到如今力挺乌克兰,这种转变不仅让乌克兰决策者私下松了口气,也让欧洲领导人感到欣慰。
短短几周,风向大变,西方重新恢复的支持,也让泽连斯基感到信心大增。
他在采访中坦言,美乌关系过去“不太密切,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时间”,现在不同了,他与特朗普“经常打电话、开会”。
(泽连斯基表示,若想会晤,任何地点都可以,但莫斯科除外)
其实不用想也知道,对乌克兰而言,一旦同意俄罗斯在莫斯科会晤的这一条件,无异于变相妥协和投降。
但随着冬季临近,战场条件将再次发生变化。俄军70万兵力在前线的部署表明,他们已为长期作战做好准备。特朗普政府的立场转变,则为乌克兰提供了更多外交回旋空间。正因如此,泽连斯基才会不再担心,硬气喊话“不去莫斯科”。
表面看起来,俄乌似乎是在为会晤地点争论,可实际上,这隐藏着的是双方核心分歧依然难以弥合,以及美俄大国博弈的进一步升级。
克里姆林宫要求泽连斯基撤出东部大片地区,而乌克兰视这一要求为“不公平且违宪”。美国则强行以“和平缔约者”身份介入其中,说白了,特朗普明显将乌克兰当做博弈筹码。
可想而知,距离这场冲突的最终解决,可能仍需要更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