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抱檏財經
杭州市上城区纪律检查委员会立案审查严学峰,这是一个清晰的信号。严学峰是迅尔的实控人,迅尔拿走了浙江饮用水的市场蛋糕,国资不可能坐视不管。
作者:今纶
昨天(10月2日)最劲爆的新闻是:
财新从两名独立信源获悉,娃哈哈集团的核心成员严学峰因涉嫌违纪,被杭州市上城区纪律检查委员会立案审查,立案通知书已经发送给娃哈哈集团党委。未经纪检委同意,娃哈哈集团不得批准严学峰出国、辞去公职,不得批准对其交流、晋升、奖励、处分或者办理退休手续。
一名娃哈哈集团高层人士对财新表示,严学峰被调查是因为私人原因。
以上仅仅两句话,但是字少事大。
关于宗馥莉,我们以前有过评论,今天继续讲讲。
01 香港这笔钱到底是啥钱?
财新在10月2日发布这个新闻,说明什么?说明大概率在小长假之前就已经对严学峰立案审查了。
严学峰是何许人也?
严学峰现为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生产中心总监,是公司的核心高管之一。此外工商信息显示,严学峰在与娃哈哈有关联的近190家公司中担任监事。
▲图源:爱企查
值得思考的是:娃哈哈党委的主要负责人为陈美飞。陈美飞是娃哈哈集团基层工会联合委员会的法定代表人,财新致电陈美飞,她表示此事无法透露。
如果严学峰没事,陈美飞一定会辟谣、愤怒,但陈美飞没有,而是没表态,大概率严学峰有事了。
上城区纪委本次出手,有点忍无可忍,至少要敲打娃哈哈集团管理层的意思,至于后续要不要进一步,就在某些关键人士的一念之间,可能会,也可能不会。
娃哈哈集团的第一大股东为杭州上城区国资委,持股 46%,宗馥莉继承 29.4% 的股份为第二大股东,职工持股会持股 24.6%。
▲图源:企查查
上城区国资委是娃哈哈集团的大股东,去年以来,已经有四件事隐忍不发,现在终于开始出手了。
先讲第一件事:
关于宗馥莉、杜建英的家事纠纷,大股东当然不方便发言,但是站在大股东的立场上,事情闹这么大,宗庆后的口碑坍塌,对娃哈哈品牌损害极大,国资是受拖累的。
口里不说,心里苦,毕竟,大家都是打一份工,只想平平安安,不想晚上睡不着觉。
但有些事,真的让人睡不好觉。
比如,老宗的那几个亿是怎么去香港的?
到底是老宗私人的钱,还是集团的钱?
去年7月,在香港高等法院那场关于信托资产的争夺战中,宗馥莉方表示,涉案账户资金是“东南亚市场储备金”,并提供了越南工厂设备采购合同和110万美元付款凭证。
看看香港高等法院怎么判的:
香港高等法院于8月1日判决批准了三位原告宗继昌、宗婕莉和宗继盛申请的临时禁令,禁令要求被告宗馥莉和“建浩创投有限公司”在杭州中级人民法院及浙江高级人民法院相关诉讼有处理结果前,不得提取或抵押“建浩创投有限公司”在香港汇丰银行账户的资产。此外,法院责令被告全面披露资金流向。
而且法院驳回了宗馥莉的上诉。
宗馥莉方怎么回复的?
宗馥莉方指出,根据宗庆后遗愿,上述信托资产继续在香港汇丰进行固定收益投资,只就利息收益进行分配,任何人不得主张信托财产本金向受益人进行分配。
也就是说此前,宗馥莉方说这笔钱是公款,是“东南亚市场储备金”,现在又承认是信托资产,至少利息收益可以分配。
那么,到底哪种说法是真的?这都是媒体公开报道的说法,自相矛盾。
牵扯到公款的话,国资作为大股东同意了吗?所以,完全可以想象,国资的尴尬与恼火。
02 宗馥莉辞职复职留下芥蒂
第二件事是宗馥莉去年闹了一次辞职。
2024年7月18日,一封关于宗馥莉辞职的内部信在社交媒体疯狂流传。
这封落款署名为宗馥莉的“致娃哈哈集团全体员工的函”显示,“由于娃哈哈集团股东对管理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导致管理推进困难。宗馥莉决定自7月15日起辞去娃哈哈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不再参与经营管理。”
同样被疯传的还有针对宗馥莉的举报信。该举报信出自疑似娃哈哈前员工之手,指出宗馥莉架空宏胜饮料集团老员工、替换管理层,以及通过宏胜集团转移资产等等。对于这份举报信,娃哈哈集团方面和宗馥莉均没有回应。
这当然是内斗,但媒体没有证实,我们也不便猜测,毕竟官方没有结论。
后来,宗馥莉又复职。
宗馥莉这是犯了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大忌。
娃哈哈集团不是宗家的,国资才是大股东,无论历史原因如何,这是现实。
宗庆后对企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国资一直是无为、宽松的状态,分红少也无所谓,大家相安无事,稳定赚钱就好了。
可是宗馥莉和对手们的斗争太猛烈,猛烈到居然要辞职、复职这种程度。
如果你是国资大股东你怎么想?
你大概率在想:为啥这人老是把我放在火上烤,大家闷声发财不好吗?
宗馥莉复职,但芥蒂就此结下。
03 娃哈哈商标转让被叫停
第三件事就是关于商标权的争夺。
据时代周报今年2月的报道,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示的信息,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娃哈哈集团”)对“娃哈哈”系列商标进行转让,目前“申请收文”环节已结束,申请日期为2025年1月21日。
据品牌评估机构GYBrand发布的2024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名单,娃哈哈的品牌价值约为911.87亿元。
900多亿或许有所夸大,但价值几亿或者几十亿是有可能的。
2月12日,娃哈哈集团官微对此发布声明证实,“娃哈哈”系列商标387件正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由娃哈哈集团转让至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简称“食品公司”)。
食品公司的股权结构如下:
宗馥莉的娃哈哈宏振投资公司持股51%,娃哈哈集团持股39%,娃哈哈实业股份公司持股10%。
▲图源:企查查
如果真以911.87亿来计算:
假如娃哈哈系列商标从集团转让至食品公司后,宗馥莉对商标的持有份额将大幅提升,换算后拥有的品牌价值将提升超300亿元;相比之下,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国资,对娃哈哈商标的持有份额将大幅下降,拥有的品牌价值也将减少超过250亿元。
因为媒体不断追问国有资产流失这一话题,以及其他各方面考虑,杭州上城区国资委作为娃哈哈集团第一大股东(持股46%),在得知消息后立即叫停该交易,认为此次转让未履行国资评估程序且作价标准失效。
毕竟,无论谁坐在国资股东的决策者位置上都不敢承担这个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
如果说,汇钱去香港还可以沉默,和对手斗法引发辞职还可以理解,那么,准备把娃哈哈商标转到自己控股的公司,国资就没法忍了。
这其实是国资和宗馥莉的第一次交手。
04 立案审查严学峰是清晰信号
第四件事就是关于集团的孙子公司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饮用水”)、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饮用水”)的桶装水销售业务受到影响的问题。
上海饮用水因为娃哈哈集团不让用“娃哈哈”品牌,集团董事长是宗馥莉,被迫推出“沪小娃”品牌桶装水,但国资明确反对集团这一做法,支持上海饮用水用“娃哈哈”品牌。
20多年来,上海饮用水从未亏损,营收逐年攀升,去年已在上海桶装水市场排名前三,营收超1.2亿元。
集团曾向上海饮用水法人宗伟提出让上海饮用水破产清算,但是宗伟没有同意。孙子公司在赚钱,爷爷居然让人直接破产。
2024年底,宗馥莉要求将浙江饮用水的桶装水销售业务,转移到杭州迅尔城通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迅尔”),方案于2025年3月25日正式落地实施。
迅尔的100%持股企业是杭州宏宸营销有限公司,法人是严学峰,宗馥莉是董事。
赚钱的业务给了与集团毫无关联的公司迅尔,而集团的孙子公司浙江饮用水却利润下滑,这看着有点不是滋味。
孙子公司利润下滑,国资受伤害最大,因为它是大股东。
怎么办?
没错,宗家对娃哈哈发展出力最大,所以,宗家分红最多,本来国资也没意见,乐得做个“甩手掌柜”,最好的模式就是目前这种模式。
宗馥莉可以去发展自己的其他品牌,但不能动娃哈哈集团的商标。
上城区国资委如果守不住这个底线,一旦追责,关键人物麻烦大。
所以,杭州市上城区纪律检查委员会立案审查严学峰,这是一个清晰的信号。
而严学峰是杭州宏宸营销有限公司的法人,是迅尔的实控人,迅尔拿走了浙江饮用水的市场蛋糕,国资不可能坐视不管。
这个突破口的指向是很清晰的,而且媒体对此进行了广泛报道。
如果收手,一切复原,上海饮用水、浙江饮用水继续正常运营,那么,敲打一番就算了。
如果不收手,后果很严重。
宗家的财产纠纷的大戏远不如纪委出手的后续大戏好看,而且宗馥莉在杭州中级人民法院及浙江高级人民法院还有诉讼,想想就要倒吸一口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