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35,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最新一代隐身舰载战斗机,主要是以制空作战为主,兼顾对面作战。

据央视新闻,总台记者在歼-35机库独家专访了总设计师孙聪院士,他介绍歼-35三大核心技术:隐身设计让对手“看不见”、高度集成小体积实现高信息化、双模式起飞,弹射、滑跃全适配!

孙聪院士介绍,歼-15和歼-35两型飞机都会上航母,它们会配合使用,形成体系化的发展。在航空工业沈飞机库,记者近距离观察了一架还没有涂装的歼-35A。

歼-35A是国产新一代隐身战斗机,主要遂行夺取并控制制空权任务,打击敌方的战斗机、地面或海上的防空力量,同时也可以拦截敌方战斗机、轰炸机、巡航导弹等空中目标。在隐身性能方面,歼-35A外形非常简洁,但是简约并不简单,歼-35A的每一处细节都体现了气动隐身的高科技和设计师的高度智慧。

歼-35绿皮机,首次公开亮相!

歼-35和歼-35A从何而来?

歼-35和歼-35A这对孪生兄弟是从何而来?其实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前辈,那就是航空工业沈飞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五代隐身战斗机的技术验证机,该机后来被赋予代号FC-31,军迷们也亲切地称之为“鹘鹰”。在航空工业沈飞,总台央视记者独家采访了“鹘鹰”的研制者。

2012年10月,“鹘鹰”成功首飞,意味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能够同时研制两款新型隐身战斗机的国家。同时,“鹘鹰”也为后来我国新型隐身战斗机的研制打下了坚实基础。

张国胜,是当时参与“鹘鹰”研制的技术人员。他说“鹘鹰”的立项是在2009年10月,由于研制周期十分紧迫,研制团队采用了边设计、边发图、边制造的并行工作模式。就是在那个年代,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飞机研发人才,为后续研制新型隐身战机打下了基础。

歼-35绿皮机,首次公开亮相!

中国战机未来什么样?

未来战机将具备哪些特点?孙聪院士介绍,中国战机从歼-10、歼-15、歼-16到歼-20、歼-35,研发周期越来越短,但仍面临成本高、升级难的问题。为此,他提出模块化设计思路,把战机分成几个标准模块,发动机、雷达、航电系统、驾驶舱这些都能像积木一样拆装替换。

孙聪院士说,“你今天领先,不努力,明天你就落后。要想始终保持领先,只有不断地更新、迭代技术。”

来源:央视新闻

本期编辑:李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