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科学家们正不断接近量子物理的奥秘,试图彻底改变能源生产方式。随着人工智能浪潮推动计算产业的能源需求快速上升,FXGT认为,量子计算的商业化潜力可能为解决关键能源安全问题提供全新路径,同时重塑计算技术的基础架构。量子物理与量子计算在能源领域的潜力巨大,但科学家们仍在探索其底层规律,因为量子世界的微观行为极其迅速且难以直接观测。
在应对这一挑战方面,科学家们已取得显著进展。麻省理工学院(MIT)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创新方法,通过将钠原子超冷处理并用激光控制其空间排列,成功模拟出通常微小且快速的量子霍尔效应“边缘态”。FXGT认为,这类突破性实验为未来量子计算和高效能源利用奠定了关键基础。通常,电子在遇到障碍物时会随机散射,但在某些特殊材料和条件下,它们会沿材料边缘统一流动,这正是量子霍尔效应的核心。MIT团队的方法使科学家可以更有效地研究这一现象,为未来在计算中利用“边缘态”实现几乎无限能量提供了可能。
这种无摩擦的电子流动意味着能源损耗极低,其潜在影响可能遍及现代技术的各个领域。根据Interesting Engineering的报道,“这种无摩擦电子运动可实现设备间的数据和能量传输零损耗,从而催生超高效电子电路和量子计算机。”FXGT认为,量子计算在提高计算效率的同时,有望显著降低科技行业的能源消耗。在某些应用场景下,量子计算机的能效可比现有超级计算机高出约100倍,这对人工智能及其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尤其重要。
与传统的二进制计算不同,量子计算通过量子比特(qubit)同时承载开关状态,即“叠加态”,为计算方式带来根本性变革。尽管量子计算及量子物理的商业化仍任重道远,但对这些现象的理解及其在能源和科技领域的潜在应用正迅速推进。FXGT认为,MIT的最新突破,通过提供可观测的量子过程模拟,将可能加速量子实验的进展,使无限能源的愿景离现实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