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银川文化)

宁夏作为历史上农耕与游牧文明交汇的重要区域,孕育了丰富多元的文化遗产。11至13世纪,党项族在此建立西夏王朝,融合汉、吐蕃、回鹘、契丹等多民族文化,推动社会不断发展。今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着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增至60项,也成为宁夏首个世界文化遗产。

再现西夏陵:贺兰山下的王朝印记

庆国庆 迎中秋 | 西夏陵成功申遗后,首展亮相首都博物馆

灰陶鸱吻

西夏

2007年

宁夏银川市西夏陵区6号陵西北角阙遗址出土

西夏陵博物馆藏

西夏陵位于宁夏贺兰山东麓,是西夏王朝(1038-1227)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园,总面积近40平方公里。其独特的建筑形态与多元文化背景,不仅记录了西北地区多民族交往交流的历史,也在世界墓葬遗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从“桃花石”到中华一体:多元格局的见证

庆国庆 迎中秋 | 西夏陵成功申遗后,首展亮相首都博物馆

素烧围棋子

西夏

征集

宁夏博物馆藏

西夏又称“大白高国”,在其近两百年的历史中,与辽、宋、金等政权并立。西夏积极吸收中原文明,推动西北地区统一与民族融合。党项、汉、吐蕃、回鹘等多民族在经济上互补、文化上互鉴,丰富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内涵。

延续文明记忆,筑牢文化自信

庆国庆 迎中秋 | 西夏陵成功申遗后,首展亮相首都博物馆

刻花折枝牡丹纹金碗

西夏

1987年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东大街署东巷窖藏遗址出土

武威市博物馆藏

每一件西夏文物,都是中华文明基因库中的独特瑰宝。从“西夏”到“宁夏”,这段历史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血脉之中。此次展览不仅是对西夏文明的系统回顾,也是对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生动诠释。

庆国庆 迎中秋 | 西夏陵成功申遗后,首展亮相首都博物馆

彩绘擦擦

西夏

1990年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拜寺口双塔出土

宁夏博物馆藏

这个双节假期,“贺兰山下‘桃花石’——西夏文物精品展”作为首场西夏文明专题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馆正式开展。展览由首都博物馆、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联合主办,并获多家文博机构支持。展览汇集103件(套)珍贵文物,带领观众跨越千年,领略西夏历史与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庆国庆 迎中秋 | 西夏陵成功申遗后,首展亮相首都博物馆

鎏金文殊菩萨铜造像

西夏

1986年宁夏银川市新华东街铜器窖藏出土

宁夏博物馆藏

展览分为四个单元系统展示西夏文明,展出33件(套)一级文物,涵盖瓷器、金银器、碑刻、雕塑等多种类型。黑釉剔刻花四系扁壶、西夏荔枝纹金牌饰、彩绘泥塑佛头像、石雕力士支座等精品,全面呈现了西夏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信仰体系与艺术风格。

庆国庆 迎中秋 | 西夏陵成功申遗后,首展亮相首都博物馆

展览海报

从“西夏”到“宁夏”,西夏已融入中华文明,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黄河之水仍在贺兰山下滔滔奔流,各族人民仍在这片土地上赓续奋斗,共同见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壮阔历程,昭示着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生生不息。

来源:文博在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