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
日前,第14届国际尿石症联盟(International Alliance of Urolithiasis, IAU)学术年会在卡塔尔多哈隆重召开。我院科研科科长、泌尿外科主任医师齐士勇率课题组应邀参会,并凭借在尿石症领域的突出成就,荣获“2025 IAU Distinguished Young Urologist Award”(2025年国际尿石联盟杰出青年医师奖),这一殊荣不仅体现了团队的学术影响力,更彰显了我院泌尿外科结石的诊治和研究水平获得国际同行认可。
IAU是目前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泌尿系结石学术组织,其会员包括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量高达1100余人。IAU致力于推动“一带一路”国际泌尿外科临床与科研合作、整合全球资源降低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和复发率。
△齐士勇主任荣获IAU2025年度杰出青年医师奖
会议期间,课题组携4项泌尿系结石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亮相学术会议。成果聚焦领域前沿、研究质量扎实,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相关学术观点与研究成果在交流中获得广泛认同与积极探讨。
课题组成员陈岳副主任医师、祁元炯博士深度参与,主持多场分会场学术研讨并加入专题讨论。
深耕临床与基础科研
打造过硬的青年团队
多年来,课题组长期深耕泌尿系结石微创治疗与发病机制研究。团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省市课题6项,构建“临床问题驱动科研创新、科研成果反哺临床实践”的核心发展模式,形成从基础机制研究到临床应用转化的完整体系。现有博士10名、硕士15名,是一支充满活力的青年科研临床团队。
聚焦三大研究方向
1.泌尿系结石微创治疗的优化:团队致力于提升经皮肾镜、输尿管软镜等微创手术的精准性与安全性,通过手术路径规划、术中影像导航、碎石效率提升等技术创新,推动结石手术的个体化、高效化治疗。
2.泌尿系结石形成的生物学机制:团队从代谢、遗传、环境等多维度探究结石成因,建立了完善的结石成分分析体系和患者代谢评估流程。通过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分子对接、网络药理学等先进技术,深入研究结石形成的分子机制,为结石的精准预防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3.泌尿系结石的精准靶向治疗:探索新型纳米材料在泌尿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通过设计开发具有靶向性的纳米载药系统,提高药物在结石病灶部位的浓度,增强治疗效果同时减少全身副作用。
△齐士勇主任带领课题组参加2025年CUA年会,并展示20余项研究成果
未来,团队将持续推进临床与科研深度融合,秉持“精诚奉献、追求卓越”宗旨,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导向、以科研创新为动力,助力学科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泌尿系结石团队,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精准的诊疗服务。
专家介绍
齐士勇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科研科科长/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天津市科委重大专项和重点项目2项、天津市教委课题2项、天津市卫健委科技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
肾脏损伤与修复、泌尿系结石发病机制和微创治疗。
主要社会兼职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结石学组委员、国际尿石联盟青年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激光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分会感染与炎症学组副组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泌尿男生殖分会委员、中国华北泌尿系结石病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常委、天津市医疗健康促进会泌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互联网医学科普协会泌尿外科科普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结石学组副组长、美国南加州大学KECK医学中心访问学者、《中华泌尿外科杂志》青年编委。
陈岳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博士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天津市科委重点和青年项目2项、天津市教委课题2项、天津市卫健委科技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
泌尿系结石的微创治疗和发病机理研究、环境毒理与肾脏损伤。
主要社会兼职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结石学组委员、国际尿石联盟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微创学组委员、中国毒理学会类器官与器官芯片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委员、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结石学组委员、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精准医学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来源 | 科研科
编辑丨党委宣传科
投稿邮箱丨xck201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