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连续降雨影响,济南泉水水位节节攀升。记者从济南市城乡水务局官网获悉,10月9日7时,趵突泉地下水位达到了29.65米,较前一天上涨了3厘米,实现连续12天持续上涨;同时,黑虎泉地下水位达到了29.99米,较前一天上涨了4厘米。
记者从济南市雨水情信息系统获悉,截至10月9日10时22分,今年以来济南市平均降水量 843.9毫米,比常年同期 615.1毫米多 37.2%;比去年同期 637.2毫米多 32.4%。
未来几天,北方秋雨仍将继续,
其中10月9日
降雨重心主要集中在华北一带
未来几天,北方秋雨仍将继续,
降雨总体不会很激烈,但持续时间长,
累计雨量同期少见,
局地可能打破10月单日降水纪录。
两个台风间接“影响”,山东始终处在副热带高压边缘,降雨频繁
据了解,目前,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共有两个台风生成。
其中,今年第22号台风“夏浪”由超强台风级减弱为强台风级,9日5时中心位于日本九州岛偏东方向约85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北纬32.7度、东经140.1度);预计“夏浪”将向东偏北方向快速移动,对我国海域无影响。
今年第23号台风“娜基莉”(热带风暴级)9日5时中心位于琉球群岛那霸市东偏南方向约95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北纬22.2度、东经136.0度);预计“娜基莉”将先向西北方向移动,逐渐向日本以南洋面靠近,并将于11日前后转向东北方向移动。
虽然以上两个台风对山东均无直接影响,但由于台风的存在,使“副高”异常偏强偏北,不能南退。山东始终处在“副高”边缘,水汽输送充沛,加上冷空气频繁,导致山东出现持续阴雨天气。
入秋以来山东降雨量为1951年来同期最多
9月30日,山东省气象台发布降水预报,预测到一场雨水将于10月1日傍晚拉开序幕。秋雨如期赴约,一下就是一个假期。在“双节”8天假期里,只有10月7日全省降雨仅0.3毫米,没有达到气象部门发布雨情服务的标准。
根据省气象台每日发布的雨情服务报告来看,假期的绵绵秋雨主要持续了两场:10月1日11时至3日8时,全省普遍降雨,平均雨量32毫米,折合水量50.2亿立方米;10月4日6时至7日8时,全省普遍降雨,平均降水量44.9毫米,折合水量70.5亿立方米。
“双节”过后,雨仍未停。据山东省气象台统计,10月8日12时至9日11时,全省共有13市出现降水,平均降水量5.4毫米,折合水量约8.5亿方米。
这场雨,也一直下在省城济南。“受副高边缘和切变线的影响,济南从10月2日至9日连续出现7天阴雨天,全市平均雨量达到85.5毫米,13个测站累计降水量超过100毫米。”济南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郑丽娜指着10月9日8时30分的云图说:“夏季影响我们降水的是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这条是‘588线’,西南气流沿着这条线向北输送(水汽),山东省在偏北的位置,冷空气影响我们,冷暖气流交汇带来了连阴雨天气。另外,今年台风比较频繁,西太平洋连续有热带气旋生成,往西北方向移动,它的移动使得副高不能很快地向南撤,导致这种天气形势持续维持。”
从假期下到节后的秋雨,细若蚕丝,累积起来却也可观。“入秋以来(9月1日至10月8日10时),全省平均降水量246.9毫米,较常年同期(67.2毫米)偏多267.4%,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值。”山东省气候中心主任孟祥新告诉记者。
为何今秋以来,尤其10月上旬,山东全省范围雨水也较常年偏多?对此,孟祥新分析:“入秋以来,欧亚大陆上空从巴尔喀什湖至贝加尔湖存在宽广低槽区,有利于冷空气向南扩散,同时,副高在这一时期总体呈现面积偏大,强度偏强,西伸脊点偏西,脊线偏北,有利于引导低纬水汽向北输送。”
济南市气象台2025年10月9日发布的分县预报:预计14日和15日两天降雨暂停
9日夜间阴有中到大雨,10日白天转小雨,降水概率90%,9日夜间到10日早晨有雾或轻雾,东北风3~4级,最低气温市区13℃左右,其他区县12~15℃,最高气温16℃左右。
10日夜间到11日阴有小到中雨,降水概率90%,东北风3~4级,最低气温市区13℃左右,其他区县10~15℃,最高气温17℃左右。
12日阴有小到中雨,降水概率90%,东北风3~4级,最低气温市区14℃左右,其他区县12~15℃,最高气温16℃左右。
10月13日,白天阴有小雨,夜间多云,北风2~3级,最低气温12~14℃,最高气温18℃左右。
10月14日,多云,南风2~3级,最低气温8~11℃,最高气温23℃左右。10月15日,晴,南风2~3级,最低气温11~14℃,最高气温25℃左右。
10月16日,阴有小雨,东北风2~3级,最低气温12~14℃,最高气温24℃左右。
(济南都市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