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余晖
10月9日至14日,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梁言顺率安徽省经贸友好代表团对德国、摩洛哥进行友好访问。
据《安徽日报》消息,代表团将访问安徽省友好省州、会见当地有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参加经贸、产业、人文等领域交流活动。
资料图
从代表团的名称不难看出,“经贸交流”是此次省委书记率团出国的重要关键词之一。
今年以来,安徽省已有多个经贸友好代表团出国。4月24日至5月1日,安徽省省长王清宪率省友好经贸代表团访问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6月12日至17日,安徽省政协主席唐良智率安徽省友好经贸代表团访问哈萨克斯坦和沙特阿拉伯。
代表团出国的背后,是安徽对外开放的雄心。
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加大吸引外资、稳定外资力度,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
在中国的开放版图上,安徽虽然不沿边不靠海,但在区位上居中靠东、承南接北,具有“左右逢源”的特点。近年来,安徽发挥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优势,从中部腹地不断向开放高地转变,实现了从“全国居中、中部中游”向“全国靠前、中部领先”的赶超跨越。
安徽的开放靠什么?
一靠创新与转型的双轮驱动。安徽将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持续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同时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升级贸易形态,着力提升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当前,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光伏储能、智能家电(居),是安徽的主要外向型产业。
二靠服务和环境的有力支撑。安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政府服务提质增效,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营造更加开放的制度环境。
与此同时,开放平台的建设是至关重要。近年来,安徽加快推进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全力打通对外开放的“主动脉”。2020年,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批准成立,让安徽对外开放有了新的战略平台。
数据显示,2024年,安徽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8648.5亿元人民币,外贸规模突破8600亿,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7.4%,增速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797.5亿元,增长10.8%。
安徽外贸3年进4位。2024年,安徽进出口、出口总量从全国第10、中部第2,提升至全国第9,中部第1;实际对外投资总量从全国第9,进一步提升至全国第8、中部第1。安徽外贸3年进4位。而在2022年,安徽外贸规模在全国的位次仅居第13位。
如今,在全球经济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增多的背景下,安徽正不断扩容外贸“朋友圈”,努力开拓多元国际市场。此次代表团的目的地,是德国、摩洛哥。这两个国家,一个位于欧洲中部,一个位于非洲西北端。
德国多年来一直是中国在欧盟的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中国是德国全球第二大贸易伙伴、最大进口来源国。2024年,中德双边贸易额2018.8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中德双边贸易额1010.7亿美元、同比增长3%。
中国连续多年是摩洛哥全球第三大、亚洲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中摩贸易总额为90.4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额77.4亿美元,进口额13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欧盟作为安徽重要的贸易伙伴,地位日益凸显。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欧盟为安徽省第一大贸易伙伴,与欧盟贸易总值为870.9亿元,增长19%,占安徽全省外贸总值的13.8%。
而德国,则是安徽拓展合作的重要阵地。德国制造业享誉全球,而安徽持续聚焦制造强省建设,在汽车和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实力日益增强,双方在产业结构和发展趋向上高度契合。近年来,在技术进步、市场开放、制度创新等的多重推动下,安徽和德国的合作正不断深化。
此次安徽省经贸友好代表团的出国,也将“擦出”皖德合作的新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