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本社同题文字稿)
2025年7月13日,在加沙城一所医院,一名男子怀抱在以军空袭中受伤的女孩。新华社发(马哈茂德·扎基摄)
2024年11月4日,在位于博茨瓦纳奎嫩区的莫帕尼小学,8岁的普拉丹斯·茜比(左)在上课。位于博茨瓦纳南部奎嫩区的莫帕尼小学是中国援建的一所现代化学校,于2021年移交博方并开始招生。该校目前有大约800余名学生,凭借着良好的设施和优异的教学成绩,得到家长和学生的普遍好评。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这是2024年10月9日在瑞士日内瓦拍摄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7届会议现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7届会议9日以协商一致方式通过中国代表丹麦、法国、肯尼亚和墨西哥共同提交的纪念《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通过30周年决议。新华社记者 连漪 摄
这是2006年1月16日,利比里亚和非洲历史上的首位民选女总统埃伦·约翰逊-瑟利夫在首都蒙罗维亚举行的宣誓就职仪式上双手合十致意。新华社发
居里夫人(右)在指导女儿伊伦·居里进行科研工作。新华社发
1945年6月26日,参加《联合国宪章》制宪会议的50个国家的代表,在旧金山举行历时8个小时的签字仪式。图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吴贻芳在宪章上签字。新华社发
这是2025年9月22日在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拍摄的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妇会30周年高级别会议现场。新华社记者 李睿 摄
1995年9月4日,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新华社发
联合国第三次世界妇女大会1985年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各国代表审查和评价了“联合国妇女十年”的成就,并通过了《到2000年提高妇女地位内罗毕前瞻性战略》。新华社记者 姚宗仪 摄
2010年3月6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妇女代表抬着著名女政治活动家、三八国际妇女节的倡导者克拉拉·蔡特金的画像参加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游行。新华社记者 武巍 摄
2022年2月5日,在首都体育馆举行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混合团体接力决赛中,中国队夺得冠军。这是中国队选手在比赛后庆祝。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2025年6月23日,西藏阿里地区塔尔钦边境派出所民警巴桑普赤在冈仁波齐转山徒步道上执勤。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2025年5月12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胸外科护士为患者输液做准备。新华社发(赵军摄)
2025年3月14日,在武汉市任炜汉绣工作室,汉绣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任炜在刺绣。新华社记者 杜子璇 摄
2025年3月5日,在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商飞公司C929宽体客机总设计师赵春玲(上)与团队成员在工作。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2025年2月27日,福建省福安市康厝畲族乡金斗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钟团玉(右三)在畲族武术主题公园内与老人们交流。钟团玉带领金斗洋村村民依托当地悠久的畲族武术传统和浓厚的畲族文化底蕴,探索出一条畲族文化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的发展之路。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2024年11月28日,航天员王亚平与女儿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参加“巾帼科技 创新未来——科技创新巾帼行动主题展”开幕式。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2024年6月7日,云南丽江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组织参加完高考的学生准备返回学校。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2020年10月13日,在湖南省邵阳市城步县湖南七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杨淑亭(前排中)与工友合影。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2019年3月23日,申纪兰(左三)在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与村民分享全国两会精神。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