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于第一财经、观察者网、财新网、南风窗等】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娃哈哈集团再出风波。先是媒体爆出被视作宗馥莉“心腹”的宏胜饮料集团生产中心总监严学峰被立案审查,随后杭州坊间甚至传出“宗馥莉被带走调查”,10月8日,据媒体财新网消息,娃哈哈董事会成员否认此说,称是“假新闻”。

多方回应宗馥莉被“带走调查” 此前其“心腹”被立案调查

继长假最后一日爆出宗馥莉被带走的消息,媒体通过娃哈哈董事会成员获悉这是“假新闻”后,10月9日,媒体第一财经记者从一位接近娃哈哈的知情人士了解到,宗馥莉节后第一个工作日正常上班。

而就在前几日的10月2日,消息称宗馥莉 " 心腹 " 严学峰被调查。据媒体观察者网报道,娃哈哈集团的核心成员严学峰因涉嫌违纪,被杭州市上城区纪律检查委员会立案调查,立案通知书已经发送给娃哈哈集团党委。未经经纪检委同意,娃哈哈集团不得批准严学峰出国、辞去公职,不得批准对其交流、晋升、奖励、处分或者办理退休手续。但财新报道称,严学峰被调查是因为私人原因。

据企查查数据,严学峰是娃哈哈商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监事,任期从2024年9月25日开始,正是宗馥莉成为娃哈哈法人之后。从去年3月以来,严学峰担任监事的公司新增了79家,现在在和娃哈哈有关联的近190家公司中担任监事。

多方回应宗馥莉被“带走调查” :分析称其处境危险 “心腹”已被立案

严学峰被视为宗馥莉的“心腹”干将,自2007年宗馥莉执掌宏盛饮料集团时,他便进入管理层。宗馥莉接班后,至少有15位“老臣”退出公司核心位置,而与宗馥莉共进退的有三个关键人物:祝丽丹、丁秀娟和严学峰。不久前,媒体报道宗馥莉调整娃哈哈桶装水业务,严学峰也是关键人物之一。澎湃新闻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称,2024年底,宗馥莉要求将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的桶装水销售业务转移到杭州迅尔城通商贸有限公司(严学峰担任该公司法人、宗馥莉担任董事),方案于2025年3月25日正式落地。这意味着,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不再有桶装水销售经营权,而是成为了杭州迅尔城通商贸有限公司的一个代工厂,进而导致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的利润大幅下滑。

有媒体认为,严学峰作为宗馥莉的”心腹“突然被查,意味着水面之下的博弈已经公开化。

宗馥莉不断出招 分析称其当前的处境较被动、越来越危险了

近日,关于娃哈哈的风波不断,宗馥莉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家族内部麻烦缠身,但随着一桩一桩爆炸式事件的冲击,娃哈哈水面之下的谜团在逐步公开化。人们渐渐意识到,眼下,宗馥莉似乎在有些被动地与“娃哈哈”挥手作别。

9月上旬,一份有关娃哈哈的内部通知流传开来,宣告宗馥莉将从2026年起启用新品牌“娃小宗”,替代已有近40年历史的“娃哈哈”。

然而,宗馥莉启用“娃小宗”新品牌无疑是一步险棋。对于快消企业而言,品牌是核心资产,而“娃哈哈”本身已是价值千金的国民品牌,此举无异于一场品牌豪赌。内部员工、外部渠道对新品牌的认可性都是一大问题,尤其再叠加饮料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大背景下,新品牌的市场接受度更具考验。除了欲启用新品牌,宗馥莉还通过将娃哈哈旗下公司变更为“宏盛系”以此加强自身对娃哈哈集团的控制。

作为国民品牌,娃哈哈的品牌价值有多高?约900亿元。且不说是国民品牌,即便一家普通企业要换名、换标,都几乎等同于豪赌。从娃哈哈所在的饮料行业来看,加多宝与王老吉、中泰红牛、南北露露等因商标之争闹到企业分崩离析的前车之鉴,不在少数。

面对高昂的代价,站在决策中心的宗馥莉仍要另立门户,可谓是反常又冒进。宗馥莉有勇气,也是不得已。一方面,源于宗馥莉对娃哈哈长期发展的构想。在她看来,娃哈哈业绩承压,仅靠情怀难以为继,想要有出路,必须不破不立,破而后立。或许大破大立,才能彻底转型,晓喻新生。另一方面,父辈之间人情、恩怨,是优势,也是内耗;有力量,也有疲惫。但凡涉及企业股权的家族矛盾和斗争,看似家事,实非家事;看似私德,实非私德。

正如变更商标,9月披露的那一份内部文件已直言不讳地揭露了关键信息:“复杂的历史相关问题不能在近期得到有效解决,导致公司经营始终暴露在相关法律风险之下。”

多方回应宗馥莉被“带走调查” :分析称其处境危险 “心腹”已被立案

9月26日,娃哈哈创始人宗氏家族的遗产纠纷案在香港再度进行聆讯。此次聆讯主要围绕被告方(即宗馥莉及Jian Hao)在8月1日法庭裁决之后提出的上诉申请展开。8月1日,该案件曾进行过一次聆讯。宗继昌三人于2025年9月1日提交了书面答辩以提出异议,被告方宗馥莉于2025年9月8日提交了答辩状。宗馥莉方不服原裁决,提出了五项上诉理由,法庭驳回宗馥莉方就2025年8月1日已作出的禁制令及披露令提起的上诉,但批准暂缓执行披露令,以等候宗馥莉向上诉庭提上诉。

在此次遗产案件中,杭州法院的判决依旧是关键点。民商法专家杨祥对媒体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此次娃哈哈遗产纠纷中,宗馥莉的当前处境较为被动,她作为被告方面临资产冻结的持续压力,原告(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声称有权继承宗庆后生前设立的信托资产,而宗馥莉方此前从账户转出108.5万美元的行为加剧了争议。她需等待内地法院的最终裁决。”

自宗庆后去世后,娃哈哈问题牵扯到众多利益方,随着事件叠加进展,10月就爆出其和“心腹”被调查的消息。据媒体南风窗表示,宗馥莉本人,可能低估了这一转向的冒险程度,从而让自己也置身险境。外界也多分析称宗馥莉面临危机,越来越危险了。

当然了,娃哈哈最深层最复杂的博弈还是股权问题。据南风窗记者梳理,那是一场被称为改革开放以来影响最大、最经典的国际商战——“达娃之争”,争夺双方是娃哈哈集团与外资法国达能公司。

1996年,国内掀起一股企业产权清晰化的热潮。受到鼓舞,娃哈哈与达能在同年开启了合资进程。达能方面出资4500万美元获得合资公司51%的股权,娃哈哈方面持股49%,并约定商标使用需经合资公司董事会批准。这被视为娃哈哈发展历程中的一次关键性产权变革。合资后,双方在发展战略上存在根本性分歧。为了护住娃哈哈,宗庆后建立了一批与达能没有合资关系的公司。2006年,达能控诉娃哈哈绕开合资公司,使用娃哈哈商标,侵犯其权益。期间,达能想花钱买下非合资公司,遭遇宗庆后拒绝。

这个一闹就是两年多的纠纷,不仅进入了白热化阶段,甚至惊动了法国时任总统萨科齐,到了需要外交层面协调的地步。2009年,双方达成庭外和解,达能将其在合资公司中的持股转让给娃哈哈,娃哈哈商标归也属于了娃哈哈集团。“达娃之争”尘埃落定。

不过,达能撤出后,娃哈哈集团虽进入到宗庆后时代,但真正的大股东,却并不姓“宗”。翻看工商登记信息发现,娃哈哈股权呈现出三方制衡的格局:

杭州市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资)持股46%。

宗馥莉继承宗庆后,个人持股29.4%。

基层工会(职工持股会)持有24.6%。

这样的股权结构一直维持至今。其结构的特殊性就在于,任何重大决策都需要获得各方一致同意,任何一方反对,都可以否决。目前上演的豪门家产争夺战,尽管还未行至剧终,但如果宗馥莉的弟弟妹妹们胜诉,那么,29.4%的股权或被稀释,分为几块。且不论子女的国籍、身份问题,娃哈哈股权的碎片化还会进一步加深。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7月18日,从杭州上城区国资委回应“娃哈哈前员工举报宏胜集团总裁宗馥莉侵占娃哈哈集团巨额国有资产”开始,到2025年7月17日,杭州市上城区财政局称目前“已经有专班在介入处理”可知,各方的身影均已走向台前。

那么,这场“马拉松”博弈最终胜利者是谁?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