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13日消息(记者 郑洁怡)10月9日13时许,一位深圳市民在龙岗区清林径森林公园突遭马蜂围袭,身上受到多处马蜂蜇伤,随后出现头晕、胸闷,浑身疼痛难忍的症状。

眼见情况危急,现场人员赶紧打120电话寻求救助。深圳市急救中心120指挥调度平台接到报警后,发现周围地理环境复杂,常规救护车无法到达,于是根据现场和患者情况迅速进行医疗研判,并紧急协调航空救援队,快速决策:启动航空救援!

深圳市急救中心马上联系中山七院航空救援队与东部通航有限公司,讨论后决定启动航空救援。中山七院航空救援队迅速做出医疗研判,并协调好救援准备。

突遭山蜂蜇伤,深圳市民打“飞的”到中山七院获救

(直升机抵达中山七院)

整个救援过程紧凑有序,从患者进机舱到送达医院,仅用了10分钟,以下是具体时间线:

14:00,深圳急救中心接到报警后,消防、民警等救援力量立即前往龙岗区清林径森林公园展开搜寻。

15:07,确定患者具体位置。因现场环境复杂,救援难度较大,于15:20决定启动航空救援。

15:45,救援直升机从基地起飞;15:56抵达患者所在森林公园;16:05将患者接上直升机,随即飞往医院。

16:15,直升机平安抵达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16:17,患者被交接至急诊与灾难医学中心;16:18送入病房。随后,ICU、急诊等多部门医护人员联合对患者展开救治。

患者送入抢救室时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医护迅速进行监护、检查及输液,并给予止痛、抗过敏等治疗。随后检验提示心肌有影响,急诊科立即联合心内科会诊,经评估后建议密切观察,全程多学科协作、全力保障患者安全。

突遭山蜂蜇伤,深圳市民打“飞的”到中山七院获救

(抢救过程紧凑有序)

此次航空医疗救援所使用的飞机是一款3.2吨级轻型双发直升机,在高达3.9米的客舱空间可化身为临时“空中急救室”,配备了多种专业设备,使医生可以在患者转运途中立即开展救治,紧紧抓住“黄金救援一小时”。

与普通120急救车辆相比,在急救和运送病患方面,直升机救援比救护车快3到5倍。

突遭山蜂蜇伤,深圳市民打“飞的”到中山七院获救

(直升机实施航空救援)

为什么会有航空医疗救援?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提出鼓励加强航空医疗救援和转运能力建设。2019年3月19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印发《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决定在12个省(市)开展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工作,71家医疗机构被列入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是广东省首批航空救援5家试点医院之一。2019年中山七院就成立了以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为主的航空救援队,由该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罗亮教授兼任航空救援队长,并于2020年、2022年成功举办两次全国航空救援培训班,同步进行常态化航空救援备勤工作。

启动航空救援后,中山七院的救援半径拓宽到300至400公里的范围,覆盖了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最远可达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西省;30分钟可抵达深圳市各个行政区域,为病情危急患者争取到宝贵的黄金救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