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打造“全国中医药产业强市”

10月14日,《湖南省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举行。

红网时刻新闻10月14日讯(记者 戴丹 龚子杰 通讯员 黄睿 龙利君)邵阳,在中医药领域手握两块分量十足的“金字招牌”——既是湖南省的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先导区,也是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在10月14日举行的《湖南省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简称《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上,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余勋伟表示,接下来将充分借助政策出台的“东风”,从五个方面集中发力,推动邵阳建设成为“全国中医药产业强市”。

邵阳市今年获得中央财政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项目,新出台的《若干措施》对邵阳推动项目落实是否有影响?邵阳打算如何落实《若干措施》?

余勋伟表示,《若干措施》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施策,提出了一系列务实举措,堪称一场“及时雨”。借助政策出台的“东风”,邵阳将从五个方面集中发力打造“全国中医药产业强市”。

一是做强“种业+种植”,筑牢产业“家底”。加大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和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力度,为玉竹、山银花、龙牙百合这些地道药材划定核心产区保护区,把好药材的“好种子”一代代传下去。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 模式,扩建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区,制定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从源头抓好中药材的品质。

二是做优“加工+制造”,提高产业“含金量”。重点培育一批中医药骨干企业,推出更多有邵阳特色的产品,如蕴含龙山药草香味的养生膏方、按照孙氏正骨理念设计的保健器械;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企业提升技术标准。同时,通过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重大项目,把深加工环节做深做透、制造环节做精做优,推动中医药加工制造业向高端化、集群化方向迈进。

三是做大“流通+贸易”,打开市场“大空间”。以邵东廉桥中药材专业市场为核心,打造一个 “立足邵阳、辐射周边、联通全国” 的中医药大商贸平台;依托隆回道地药材产业园、隆回小沙江山银花市场,构建“有形市场+电商平台+准期货市场”三位一体的现代化经营新模式。深化与国内外大型药企的合作,推进订单式销售,大力发展跨境电商,让邵阳药材能卖到更多国家和地区。

四是推进“中医药+”融合,拉满产业“附加值”。推动“中医药+旅游”深度融合,建设集药材种植、精深加工、研发创新、康养服务、旅居体验于一体的生态疗愈示范基地,打造具有邵阳辨识度的健康旅游品牌。创新发展“中医药+美食”,进一步挖掘“药食同源”资源潜力,让中医药既治病又“解馋”。

五是强化“政策+要素”保障,筑牢发展“支撑架”。邵阳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中医药工作专班,组建了多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机制,还专门设置了邵阳市中医药发展事务中心,确保中医药发展扶持政策不打折扣,从业者干事创业劲头足。接下来,还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各类要素支持,坚决为《若干措施》的落地落实保驾护航,为企业发展提供更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