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红引领产业兴,乡村富。近年来,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官和乡立足资源禀赋深耕特色产业,通过支部领航、产业破局,让党建引领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红色引擎”,探索出一条“党建强、产业兴、村民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径,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百姓富足的新图景。

贵州江口官和:党建别样红 产业遍地金

党建别样红,产业遍地金。

支部筑堡垒,产业有了“主心骨”

走进江口县官和乡官和村林下淫羊藿产业种植基地,放眼望去,青山含黛、万木葱茏,工人们的身影穿梭在林间,细心开展除草、追肥、灌溉、收割等工作,指尖与泥土交织,绘就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然而,早在几年前,该村村集体经济曾一度薄弱,青壮年外出务工、产业单一等问题没有竞争力。面对村子发展的困境,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成了压在官和村“两委”班子头上的一块巨石。

转机的起点,源于党建引领下对乡村振兴路径的探索。2021年,国药集团同济堂(贵州)生物制药公司在官和村发展全县第一个林下中药材淫羊藿种植基地,林下套种淫羊藿200余亩。官和乡官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祥政敏锐地看到了林下淫羊藿产业的发展前景,带领官和村“两委”班子经过多方考察,发现淫羊藿产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好,落户当地,既能解决在家群众务工增收问题,又符合官和村实际。

2022年,官和村抓住机遇、主动作为、多方奔走,积极申报林下中药材淫羊藿种植项目,成功发展200亩村集体经济林下淫羊藿产业。2024年,村集体经济林下淫羊藿迎来了初采收,赚到了第一桶金。今年,该村已发展村集体经济林下淫羊藿400亩,预计亩产360斤,以市场价每斤20元计算,预计可带动村集体增收突破280万余元,绿水青山成了官和村的金山银山。

产业链上建支部,最受益的就是村民。“土地流转费、合作社务工收入、产业分红收入……”官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祥政蹲在村集体经济林下淫羊藿基地旁,掰着手指头,把村民的增收账算得噼啪响。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党支部是带领群众实现强村富民目标的“主心骨”。近年来,官和乡积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以党建引领带动产业发展。目前,全乡5个行政村均实现集体经济经营收入达5万元以上,其中有2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收入达45万元以上或集体经济收益达20万元以上。

贵州江口官和:党建别样红 产业遍地金

党建别样红,产业遍地金。

党员当先锋,发展有了“主力军”

深秋的阳光下,官和村党员田军明站在齐腰高的姜田边,望着眼前这片青翠的“姜山”,只见他蹲下身子轻轻拨开一丛姜苗,抚摸着土里饱满的根茎,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时间回拨到2023年12月,在官和村一次党员大会上,村党支部书记号召全体党员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当强村富民的“开路人”,在发展产业、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等方面,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这个目标像烙印一样,深深地印在了田军明心里,他暗暗发誓,要带头发展产业,带领大家一起致富。

2024年2月,田军明与同村党员孙孟江四处考察,最终将目标定在了种植生姜产业上。于是两人便流转了村里100亩土地,开始种植生姜。

产业起步并不顺遂。2024年春季的连续阴雨让新育的姜苗面临烂根风险,田军明白天打着赤脚在泥泞的姜田里开沟排水,晚上打着手电查看苗情,连续一个星期守在基地,最终护着姜苗平稳度过了漫长的雨季。

如今,田军明种植的100亩生姜产业即将采收,预计亩产4000余斤,按照市场价2.5元/斤,预计产值达100万余元,产业基地带动周边群众务工200余人,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

“作为一名党员,我的责任就是带领乡亲们一起过上好日子。”向党组织靠拢,主动参与村务,用最接地气的话解读最新的惠民政策,田军明成为村里的“党员致富带头人”和“政策宣传员”。

产业要发展,党员做示范。近年来,官和乡不断强化党员干部培养,让党员成为产业发展的排头兵,注重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后备力量,党员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党支部带领致富带头人不断进步。目前,全乡有党员致富带头人26名。

贵州江口官和:党建别样红 产业遍地金

党建别样红,产业遍地金。

群众得实惠,共享致富“甜果子”

走进官和村的农机合作社,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排列的4台大型犁耕机、3台大型收割机、2台中型旋耕机、20台小型旋耕机、2台微型挖掘机、2辆运输用板车以及1台中型挖掘机和1套10吨烘烤机等设施设备,好似一支整装待发的机械化部队,随时准备投入到农业生产的第一线,农机操作手吴德文正在对大型旋耕机进行例行保养,脸上的幸福感溢于言表。

吴德文是官和村水塘坡组的村民,以前该村没有成立农机合作社的时候,吴德文一直在外务工,直到官和村成立了农机合作社后,吴德文便响应村里号召,加入了农机合作社担任农机操作手和技术顾问,在春耕秋收季节上,月工资能达到5000元左右,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同时也方便照顾家中老人和小孩。

据了解,官和村农机合作社成立于2022年,吸纳股东14人,社员300余人,采取“入股有股金、管理有薪金、管好有奖金”的发展模式,主要从事土地翻犁、拖沟起垄,油菜、豆类及稻谷等收割,服务水产养殖和林下产业发展。服务范围除本乡外,还辐射到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农机作业市场,如江口县民和、凯德、岑巩县凯本、平庄等乡镇街道,发展前景良好,为群众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农机服务。

今年以来,官和村农机合作社收入共计50.7万元,净利润达27.2万元,发放工人工资16.3万元,为周边群众增加12个就业岗位,有效促进了当地就业,切实提升了群众的生活水平。

贵州江口官和:党建别样红 产业遍地金

党建别样红,产业遍地金。

党建红引领产业兴。官和乡通过强化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组织力量融入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全过程,精准对接资源,破解发展难题,有效激发了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形成了支部引领、产业繁荣、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一幅“以党建为笔、以产业为墨”的乡村振兴实践画卷,正在大顶山下徐徐铺展,落笔生辉。(图/文 杨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