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雪
10月17日早上7时左右,湖北武汉车谷大道发生一起车祸:一辆小米SU7汽车失控后,撞倒路中间护栏,冲入对向车道,与一辆货拉拉面包车发生碰撞,现场左前轮车轴断裂、轮胎飞出,引发公众广泛关注。
这起事故与9月24日安徽亳州小米SU7 Ultra轮毂脱落事件仅相隔不到一个月,接连的车轮事故让小米汽车的产品质量与安全性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车轴断裂引发安全担忧
10月17日早高峰的武汉车谷大道,小米SU7的失控不仅导致严重交通事故,更因车轮部件的“解体”引发公众恐慌。现场视频显示,左前轮车轴断裂后轮胎被甩至远处,车辆残骸与护栏碎片散落路面,早高峰车流被迫停滞长达两小时。据悉,事故调查中,小米武汉地区4S店及官方客服均表示“未收到消息”或“以实际情况为准”,这种回应态度与安徽亳州事故后的处理方式如出一辙——当时4S店将轮毂脱落归因于“撞击道沿”,否认质量问题。
接连事故,车轮问题是否指向设计缺陷?
一个月内两起车轮事故,且均涉及关键部件断裂(车轴、轮毂),这显然已超出偶发范畴。小米官方在亳州事故中强调“撞击导致”,但武汉事故中车辆失控原因尚未明确,若排除极端外力因素,频繁的车轮结构失效可能暗示设计或制造环节的隐患。例如,车轴材料强度、连接结构设计、悬挂系统耐久性等,是否经得起复杂路况考验?尤其在高速或突发转向时,车轮部件的可靠性直接关乎生命安全。
官方回应态度谨慎
难消用户疑虑
对于亳州事故,小米汽车授权服务中心的知情人士迅速做出解释,称事故系车辆撞击道路右侧道沿导致,与质量问题无关。该人士还表示,保险公司将对车辆定损,交警部门也在根据事发时的车速等信息进行分析,并呼吁公众“理性看待网络猜测”。
小米汽车官方客服则建议车主“联系保险公司”,并表示工作人员会帮客户安排拖车去门店做相应检查。而与亳州事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武汉事故发生后,小米官方至今未有任何正式说明。当地4S店和客服均表示不了解情况,采取了回避态度。
两起事故中,车轮脱落的情况惊人地相似。在亳州事故中,从流传的视频可以看到,车辆右前轮处疑似车轮羊角发生断裂。
“羊角”是车辆悬挂系统的关键部件,负责连接车轮与车身,承担着转向和支撑的重要功能。亳州事故发生后,网络上曾就“羊角断裂”的原因展开激烈讨论。
一种观点认为,若确系车辆撞到道沿,导致轮毂脱落,应为车主操作问题所致,与质量问题无关。但也有网友指出,正常轮毂擦碰道沿通常会先爆胎,即便轮毂损坏,悬挂的羊角也不易断裂。一般应先断拉杆球头连接处,除非重大事故才会导致羊角断裂。
事实上,这也非小米SU7首次因悬挂系统问题引发争议。
2025年2月,一位小米SU7车主在社交平台爆料称,自己刚提几天的新车在乡村道路过坑后发生右后悬架摆臂断裂、空气弹簧滑出等严重损伤。
面对舆论发酵,小米汽车官方发布声明回应,直指事故系驾驶员“严重超速”导致外力冲击,否认车辆存在质量问题。
小米SU7自上市以来,销量表现亮眼,但近期连续发生的安全事故,对这一年轻品牌的质量口碑构成了严峻挑战。车轮脱落事件接连发生,而小米汽车的回应却未能消除公众疑虑。在亳州事件中,官方明确将原因归咎于撞击道沿;而在武汉事故中,仅表示“以实际情况为准”。对于一家志在汽车界立足的新品牌而言,安全性质疑无疑是最严峻的挑战。无论是“撞断的”还是本来就“脆”,小米汽车都需要给消费者一个更透明的交代。